首页 [歷史同人] 開局給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69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比如夫殺妻子父,妻子為了為父報仇殺死丈夫,應該怎麼判決?】

【接上面,一方認為妻殺夫,應當重罪,因為是報父仇,其情可憫,所以絞刑即可,不應凌遲,一方認為丈夫殺死岳父的時候就已經滿足義絕條件,兩人應當不再是夫妻關係,按照沒有血緣關係的人為父報仇判決,不應死刑應徒刑,第三方認為妻子孝感動天,應該旌表其大義,無罪釋放】

【請問,這樣應該這麼辦?】

【好問題】

古人都琢磨了起來。

一派人帶入了老婆為了老丈人要殺死自己,一派人帶入了女兒為自己報仇,頓時爭論的不可開交。

眼看彈幕都亂七八糟了,提出問題的人繼續問道:【這種是直接殺害,又如果丈夫和妻子父親是政敵,陷害妻子父親導致他死亡呢?如果不是陷害,就是黨爭呢?如果是岳父確實有罪確有其事,但是所有人都這樣,比如大家都貪污,就岳父被丈夫揪著不放找到證據害他斬首了呢?】

「不是,這人哪有那麼多假設啊!」古代學子都覺得崩潰。

崩潰是正常的,畢竟他們只讀聖賢書,可不學怎麼判案。

眼看著彈幕熱鬧了起來,伍愛華會心一笑:這追問水平,有現代老師隨堂提問的風範了。

伍愛華沒有過於關注已經開始吵起來的彈幕,繼續說道:「清朝的地方司法機關分為知縣、知州(知府)、省提刑按察司、總督巡撫四級審判,四級都沒有意見,才會把審判意見報送給刑部。」

「但是這個模式有一個缺漏,就是京城沒有總督和巡撫。」伍愛華笑。

「所以京城的案件都是給到東西南北中五城察院,但是徒刑以上罪罰的案件會送給刑部定案、治安問題由步軍統領衙門審判。」

「除了這些之外,清朝還有特殊的司法機關,包括宗人府,用於審理皇族宗室的案件,慎刑司,負責審理宮廷內的案件,理事廳,負責審理滿人的案件,理藩院,負責蒙古、藏族、回族地區的案件。」

「以上大概就是清朝的司法機構,可能有人聽到這裡就要問了,知縣知府和總督巡撫他們要審理那麼多案件,忙得過來嗎?」

「這就涉及到了明清司法的專業人員——師爺。」

「在清朝,只要不是窮到叮噹響,地方主官司必須要養一個政務班子的,之前我們也提及過,其中就包括刑名師爺。」

「一般情況下,師爺會給出判決的結論,知縣知府看過後只要覺得沒問題就會直接採用。」

「當然,知縣和知府、總督、巡撫能不能看出問題,那可真不好說,畢竟古代也不乏師爺和胥吏勾結改判決結果的情況。」

「畢竟只要說法說得過去,上面也不會太過追究,畢竟專業的事,他們也只能聽專業的人的判斷。」

【有點離譜】

【但是想到是明清,又覺得好像沒那麼離譜】

【他們就不能像唐朝那樣,考個明算科、明法科什麼的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