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了。」
說到這裡,劉琰瞭然的點了點頭:
「那鐵產量與織機研發成功也要刊印在下旬的報刊上了,我得讓操作員拍點照片回來。」
*
話說的天花亂墜,終究沒有實物擺在眼前更為震撼。
州府中雖然已經有不少人接受推行新政,但內心中難免還有疑慮,更不要說還有不少隨大流在什麼山頭唱什麼歌的,石門鐵廠的成功就很適合拿出來讓大家看看。
其實親眼所見想必會更震撼,不過大家也沒辦法全跑幾百公里外去,那有手機拍照片就很方便了。
正好,連造紙廠也一併拍一拍。
各地安穩,驛站復通,快馬加鞭往返,總共耗時不過六天,劉琰將照片連同視頻備份到電腦上,看上面的圖片和視頻,不免有些驚訝。
造紙廠建設的更加完備,水泥地和水泥池一鋪,像極了現代工廠,滿池子都是紙漿,甚至還有了漂白的步驟,寬大的廠房內,生產出來的紙張更是多到堆疊成牆。
而鐵廠更亂一些,除了修建出來的主路,其它地方滿是煤渣和泥水,不過關鍵建築一個都不少,開採而來的鐵礦石已經堆積成山,人站在下方,襯得的像個螞蟻。
數個冶煉的高爐聳立,冒著滾滾黑煙,一開爐,挖好的池子便被鐵水迅速灌滿,大大小小的機械琳琅滿目,劉琰甚至認不出來它們是做什麼的,但生產出來的各類用具多到數以萬計。
「一縣農具耗費鐵製品十萬餘噸,全部加起來……還有兵備補充……日常所用菜刀剪刀錘頭,初級加工車床……好傢夥,居然就剩下幾十噸鐵儲備!」
三百多噸的月產是這個月達到的,上個月只有兩百噸,而上個月更低,只有可憐巴巴的二十幾噸。
那時候新高爐才剛建成,還在試驗階段,只有舊爐在燒,屬於正常的傳統產量。
而以一個鐵廠供應整個荊州所需,也的確剩下不了多少,不過這一波供應下來,市場也基本上達到了飽和,再這麼批量生產,那連褲子都要賠掉。
繅絲機與飛梭紡織複製的正是時候!
是該讓這個世界人們感受一下什麼是真正的工業化了!
為了讓更多人看到,劉琰將這次的旬刊分了兩版,清論答疑做為內部教材,維持原有數量。
而這版展示石門鐵廠和麥城造紙坊的,做為面向襄陽所有吏目的報刊,加入山都縣判罰案例,以及過往整理的施政策略做為『能吏旬報』,由她,劉備和諸葛亮審核無誤後,開始發放。
這一發,果然在州府中引發了軒然大波。
*
「我的老天呦!」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