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同舟點了點頭:「略有耳聞。」
紀聞於是嘆了口氣,說:「崔大人為人規正古板,對禮教經學十分推崇,殿下卻是跟著孟將軍在邊塞長起來的,對這一套很不以為然,當年時常敷衍文章,把崔大人氣得夠嗆。」
「加之楚水對岸又出了個蕭元景,十四歲時作一篇《楚都賦》,洋洋灑灑千餘字,以史為鑑、針砭時弊,勸諫越帝仁政愛民,江南江北的文人都為之嘆服。」
「從此崔大人越看殿下越覺得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凡是作文必定提及蕭元景,那架勢,恨不得把殿下和大越的端王打包掉個個兒。」他搖頭,「這天天耳提面命的,是個人都要厭煩,何況是咱們太子爺。」
李同舟沒想到還有這段往事,豎起耳朵聽得屏息凝神,看他停下來,忍不住追問:「然後呢?」
紀聞咳嗽了一聲,腆著臉道:「然後殿下讓我去打聽了一番,得知崔大人家有一子侄,據說年紀輕輕就很有些才學,點不上狀元也是個探花,以後保不准要繼承崔大人的衣缽——於是、於是紆尊降貴,親自與他交遊了一段時日。」
「結果當年的春闈,那年輕公子說什麼都不肯去參加會試了,毅然投筆從戎……連夜收拾包袱,跑到西北從軍去了。」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如今也是孟將軍手下一名參將了。」
李同舟:「……?」
李大人神情空白,大為震撼。過了好一會兒,才哆哆嗦嗦張開嘴,吐了個「啊?」字。
紀聞體諒他的接受能力,拍了拍他的肩,和顏悅色道:「現在理解了吧?」
……理解個頭。
李同舟恍惚想,他總算知道紀聞說起此事,為什麼一臉難色了。
勸人家文文弱弱的書生去從軍,這乾的是哪門子缺德事啊!
紀聞看他橫遭二度打擊的表情,沒好意思說,前幾年在軍營看到對方的時候,那瘦弱白淨的小崔公子已經變成了虎背熊腰的黑皮壯漢,看見梁承驍還眼淚汪汪地衝上來握他的手,感激涕零太子爺的知遇之恩。
他清了清嗓子,以一種「哥倆好」的姿態攬著李同舟,正打算輕描淡寫換個話題,忽然聽得背後傳來一句不咸不淡的:「理解什麼?」
「……」
他倆擠在這嘀嘀咕咕地說小話,沒注意周邊的環境。
梁承驍把赤霄交給了內侍,回頭就看見這一幕。本來不想管手下人的事,但旁邊的近衛都快裝咳咳出肺癆了,兩人還毫無所覺,實在是想當不看見都難。
意識到身後站著的是誰,紀聞差點一個激靈竄起來,立刻鬆手離李同舟三尺遠,心虛喊:「殿下。」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