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穿大佬扛八米大刀,讓人渣先跑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0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一次分錢的時候,他還很開心,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這會兒非常不理解徐含殊為什麼要拒絕。

徐含殊很有耐心。

「封裝材料這項專利已經走在世界前列,超前起碼二十年,加入研究所,未來就要踩在這項專利上走,路會越來越窄,且越來越難。」

段啟山不相信,有這個專利,他更願意躺在上面旱澇保收。

「我們能這麼快研發出這項成果,就說明我們能更好的改進它,我認為與其東一榔頭西一棒,不如精益求精,在一個賽道鑽研精化它。」

徐含殊不願意。

她認為這項研發終究是為晶片服務的,晶片發展緩慢,包裝做的再好,都沒意義。

段啟山據理力爭,兩人不歡而散。

最後原本七人團隊,被段啟山帶走兩人。

吳桐雨堅定的站在徐含殊這邊。

「徐教授,我就認準你,抱你的大腿。」

吳桐雨準備結婚就要孩子,為了身體,已經很少進實驗室了,化學試劑對人體難免有傷害,徐含殊實驗室已經是防護投入最多,國內最安全的實驗室了,吳桐雨不想拿自己的下一代冒險,就呆在這!

徐含殊點頭。

「其實學術研發之路並不純粹,只要用到很多錢,就難免有人想鑽空子,行業就變得魚龍混雜,我們獨立的實驗室尚且有拒絕的權利,進研究所就不行了。」

連署名權都不一定是自己的。

除非是海外獨立的資本家財團投資某一項研究,才會略純粹些,但是最終服務的對象,是否被用於財閥控制百姓,甚至是否會引發社會倒退,就很難評。

吳桐雨不懂研究所如何,反正她畢業就跟著徐含殊,讀研的時候倒是受過一點委屈,但是現在的生活她很滿意。

有人走就有人來,徐含殊團隊很快又有新的血液注入,新一屆考研,投到徐含殊這裡的學生人數大幅增加。

徐含殊放下封裝材料的榮耀,重新出發,選擇電子漿料這個領域申請立項。

電子漿料通過厚膜工藝製備各種電子分立元件,電阻網絡,混合集成電路,顯示器的功能材料等,作用廣泛,常見又重要。

小小一塊電路板上花花綠綠的一堆一坨,都是化學技術。

現在行業領軍企業仍舊是島國,還有歐美。

他們30~40年代就開始推出這項產品,我們國家六七十年代才開始著手研究,落後不是一星半點。

這些邊邊角角,看著不起眼,基本全靠進口的小東西,被徐含殊列入革命行列,準備讓局面重新洗牌。

徐含殊記得老配方,銅粉,玻璃,硼粉,大致數據不記得了,但是她選擇用有機溶解,加上水浮選,最終得到3μm的金屬粉末,電阻數值一經測出,整個實驗室陷入狂喜。

電子漿料,國家也有公司生產,只是技術落後,產量不高,種類也不全,年年虧損,並不為盈利,只是為了產業鏈完整,以防萬一戰備需要而已。

此專利最終讓雲省昆市貴金屬研究所名聲大噪,官方牽頭,國家出錢,徐含殊團隊為技術指導,由國營4310廠施行量產。

從雲省回滬市的車上,吳桐雨的丈夫薛超開車,速度時快時慢。

「是有什麼問題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