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詩文不僅是掀起了京城中又一場輿論風暴,還叫許多人真的開始注意到除了珍奇玩器和小物件兒之外西洋人現在到底是有了什麼新的東西。
林慕月也是想到了更為長遠的地方,她不大知道自己兒子和那些西洋來的使臣到底是談了些什麼,但是她知道那兩位使臣入宮之後沒多久就也各自受到了召見。
最後定下來要出使西洋的船隊,不僅是有傳統使團的文官配置,最後還帶上了太醫院的太醫和許多學徒,內廷各局的匠人、內侍以及由皇家養著的匠人,甚至於一些衛所裡面的軍士和老師傅也被悄悄地加入了名單裡面。
從這些人員配置上看林慕月也是琢磨出了一些東西,不過她也害怕自己的思路影響到兒子,沒有再補充什麼,唯有就是提了一嘴要太醫準備好遠航所需要的藥品以備不時之需。
十五世紀開始人們對汪洋大海的探索開始越來越深,但是航海時代還有一件困惑了船長和海員百餘年的事情,那就是船員中總會有人出現乏力、牙齦出血和皮膚出血甚至脫落等狀況。
林慕月知道壞血病是能夠威脅到船上人員生命的,她自然也要提醒兒子一下,不過徐澄俞驚訝於母親這個建議的同時,也是認真地聽取了。
徐澄俞作為皇帝也聽到了最近這位可稱得上是讓晏城「洛陽紙貴」的才子的大作,這事兒不是旁人,正是他親外祖父帶來的消息。
在皇帝起駕去園子之前,朝中最重要的事兒就是科考,徐澄俞今日請外祖父入宮就是為了商量這件事兒。
林峰聽了那首詩之後第一感受也是這孩子還挺能抓住重點的,「我聽說這孩子考了許多還未考上進士,只他這份見識就勝過許多人了。」
外商讓晏城裡面熱熱鬧鬧的,勛貴富人們一擲千金看著喜歡的香料、寶石還有各類的工藝品,沒有錢買這些東西的百姓也是瞧了個新鮮。
士人們有過去湊熱鬧買東西的,寫文章的也不獨沈碧成一個,但是林峰從沈碧成的身上看到了不同於別人的一點,那就是他難得的遠見和對家國的憂慮。
徐澄俞親自給外祖父奉了茶,他也是認同地說,「您說的是,不光是他還有幾個士子孫兒看著都不錯,之前為了些旁的事兒我也聽陶指揮使說了幾個人。實話和您說,想要改科舉也是為了這些人。」
第219章
學而優則仕,雖說有些功利,但是許多人讀書就是為了做官的,但是這書也有講究,名門望族家裡自有藏書和名師,能讓家裡弟子不用行萬里路也有廣博的見識,這些家族的士子和普通士子的差距也就是這麼拉出來的。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