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歷史同人] 諸朝來我農家樂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在明朝之前,人們習慣用麻和皮毛保暖。」

雖然說黃道婆在元初的時候回到了家鄉,傳授了織布方法,促進了棉花種植業的發展,但元朝一共才九十八年,再加上元初和元末的亂象,棉花的種植量遠遠不夠讓所有人都使用。

有相當大一部分比例的人依舊穿著麻衣披著皮毛。

而中原是農耕經濟並非畜牧經濟,皮毛供應不足,人們不得不通過貿易,向北方畜牧業發達的地區購買皮毛。

所以並不出產鐵器和食鹽的遊牧民族,兵器卻總是不會斷貨,鍋中的奶茶總是咸香可口,正是因為中原對其的皮毛需求量十分之大。

因為一張能夠將人包裹住的裘衣絕對不只一張皮毛,但一個動物身上卻只有一層皮。

即使羊皮賣不出價格,但量卻大,而世家子弟們,誰沒幾件狐裘,貂裘、豹裘、兔裘。

再加上顏色的區分,順滑度的區分......

正是保暖的需要所產生的貿易,讓北方遊牧民族可以長期存續並且逐漸發展壯大。

即使中原王朝派人來打,但只要這種需求存在,他們便總是能夠再次壯大起來,因為奶可以不喝,肉可以不吃,但衣服尤其是冬日的衣服總不能不穿。

所以為了取代皮毛的地位,朱元璋看上了棉花。

當時剛剛經歷動盪,全國上下的溫飽問題還沒有解決,棉花不能吃,屬於典型的經濟作物。

但朱元璋卻力排眾議,下令『凡民田五畝至十畝者,栽桑、麻、木棉各半畝,十畝以上倍之』,也就是說,只要有五畝地到十畝地,你就要種桑,麻,木棉各半畝,地越多種的桑,麻,木棉就越多。

也是因為他的強制命令,才讓棉在全國範圍內推廣開來。

讓棉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取代了麻和皮毛。

徐雪筠說道:「而且棉花的耐塑性高,棉纖維能製成多種規格的織物,還堅牢耐磨,便於洗滌。」

她不知不覺就背起了小時候陪父母考察的棉的優點:「棉吸汗性好,柔軟舒適又保暖,縮水率也低。」

最重要的是:「產量大、生產成本低,價格低廉。」

現在棉已經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農作物之一了。

徐雪筠想了下,最後補充了一句:「棉花籽還可以榨油。」

聽她說了這麼多,本來就意識到這是個好東西的嬴政劉徹和李世民頓時坐不住了:「還可以榨油!」

這好東西......他們怎麼能沒有。

尤其是劉徹,嘿嘿一笑。

他知道哪裡現在就有棉花,因為貢品里正有棉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