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哥救我,爹爹救我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宋三郎把該點給張璟的全都點給他了,果然不出所料,張璟對替徐光正申冤平凡格外有興趣。

你知我知,大家都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但窗戶紙必須在,捅破顯得大家都不好看,宋三郎順著張璟的話道:「徐光正乃是文遠的堂侄,文遠所認識之人也就唯有大人,今日只得厚著臉皮求到大人頭上。」

哪怕是為上司謀福利,你得說成是你有事相求。

第71章

那日宋三郎託了李逸山的關係去找刑部的高遠查看卷宗, 高遠見他是恩師介紹過來的人,曾經暗示過他,說包庇真兇的人身份非同一般,怕是很難翻案。

宋三郎覺得很蹊蹺, 包庇真兇之人明明隨便找個替罪羊就可以脫身, 為何非要找上徐正元不可。

徐正元可是正經的官身, 所涉及案件要走刑部。

明明找個普通人走下面縣衙或是順天府結案更簡單, 卻偏要選擇更麻煩更複雜,風險也更大的。

事出反常必有妖,果然——

宋三郎發現徐正元入獄半年前竟然也在戶部任職, 乃是戶部都拘轄司下面的一名主事。

都拘轄司總管戶部、度支部、金部、倉部的財政,職能相當於現在的審計部門, 審計部門是幹嘛的?

——防帳務作假,防官員腐敗。

所以除了與人打交道,徐正元接觸最多的就是帳本冊子,各式各樣的帳本冊子。

而在徐正元的卷宗上, 他的身份卻是右曹下面分管農田水利的一名主事。

宋三郎懷疑對方早就生了除去徐正元之心, 之所以先從都拘轄司調走再動手, 就是擔心有人將此案聯想到徐正元的身份上,懷疑與帳目有關。

實際上背後之人一直在誤導刑部, 使刑部審案之人認為他是出於包庇親信的目的干涉刑部斷案,從而掩蓋了他要殺徐正元滅口的真正目的。

如此一來, 即便查出此案真兇, 把親信推出去斬了就完事兒,而最終這樁案子的定性也就簡單停留在案件本身。

那日在刑部大牢, 宋三郎讓徐正元仔細回憶在他被調任前的一段時日都發生過什麼特別之事。

徐正元思來想去,忽然想到, 他曾向上司反應過南江省的鹽稅帳目似乎是有點兒問題。

天下之賦,鹽利居半。

而天下鹽賦,一半出自南江。

所以南江省的鹽稅若出了問題,那問題能小的了嗎?是你一個小小的主事能摻和進去的嗎?

徐正元還是太年輕,為官經驗淺薄,他以為只是單純的帳面出了問題,並未曾想到太深。

他的本意也是想表現一把自己的辦事能力,若非宋三郎的提醒,他萬萬想不到為自己招致禍患的竟然是這件他都已經快要忘記的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