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朝歷代的鹽稅都是朝廷的錢袋子,亦是皇帝的錢袋子,想動可沒那麼容易,若沒有朝廷官員與地方政府的互相勾結,是不可能動得了的。
依據徐正元所言種種,宋三郎懷疑此事極有可能同戶部的另外一位侍郎駱松有關。
僅僅只是懷疑推斷,宋三郎自然無法冒冒失失跑來找張璟,因此,依照徐正元提供的線索,他昨晚去了趟侍郎府,本意是去探一探虛實,不成想還真有了點意想不到的收穫……
心中有數,是以他今日才上門過來找張璟。
俗話說,拔出蘿蔔帶出泥,徐正元就是宋三郎遞到張璟手裡的蘿蔔纓子,戶部尚書年事已高,眼瞅就要讓位,此時若是右侍郎駱松出了問題,再無人有能力與張璟競爭尚書之位。
所以,對於徐正元這個案子,張璟比誰都更樂意操心,扳倒對手的同時還能為皇帝立下大功,給誰誰不干?
依照宋三郎所說,徐正元其實僅僅提出質疑,並未有什麼切實證據,即便如此也要被對方殺人滅口,如此小心謹慎,所貪數額必定超出想像。
張璟甚至懷疑此事與戶部尚書亦有關係,因為戶部尚書表面上更器重自己,實際上背地裡支持的是右侍郎。
此事實在太過關係重大,他還需求教岳父從長計議才是。
張璟心情極好,他想:怪不得剛才自家小鸚鵡一見到宋三郎就嚷嚷「步步高升」呢。
自家夫人說得是一點兒都不錯,宋文遠此人當真是自己的福將也。
文遠不光是名福將,他更是干將,天生就是做官的料,一點蛛絲馬跡就讓他推出如此多的東西來,若非親自調查過他的過往,實在很難相信他是第一次做官。
就算自身這種為官多年的老油條,自認深諳官場潛規則,怕也一時想不到徐正元的案子竟然如此之複雜。
張璟留宋三郎一道用午飯,三郎恭敬不如從命。
用過飯,倆人喝著茶的功夫,張璟特意又問了一句宋三郎最近書讀得怎麼樣。
宋三郎說自己一直在努力。
張璟問他明年二月份下考場考秀才可有把握
宋三郎謙虛,說雖無把握,但願意一試。
張璟語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道:「文遠啊,讀書少是你的硬傷,本官不指望你能中舉,至少你得考個秀才回來給本官撐門面才是。」
他這話里話外的意思就是點給宋三郎——本官想栽培你。
宋三郎點頭稱是。
張璟正經的科班出身,妥妥的殿試頭甲狀元,在他看來考個秀才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搞不明白到了宋三郎這裡讀個書怎地就如此費勁,這與宋三郎本身所表現出來的出眾能力實在不相符。<="<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