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宴安正想著,就聽宋景辰不緊不慢如講話本子般娓娓道來:「話說在沒有耕種土地之前,我們的老祖宗都是以狩獵為生,居無定所,飢一頓飽一頓,食不果腹。
「他們活著便是為了吃飯,吃飯就是為了活著,每天不是在挨餓就是在挨餓的路上,要麼乾死野獸,要麼被野獸乾死成為野獸的腹中餐,能不能活命全靠機緣。」
「再後來,我們的祖先學會了採集植物的種子種地,也學會了用石塊、木頭,骨頭等來製作簡單的工具輔助捕獵和種植。慢慢地,他們不用再東奔西跑尋找獵物,逐漸開始有了相對固定的居所,於是部落形成。
「同時,工具的使用讓人們獲取到更多的食物,亦使得部落中的女子有時間和精力留在部落中照顧幼兒,使得更多的幼兒存活下來,部落人口開始得到繁衍。」
「然,隨著部落人口的繁衍,現有的生產工具和部落土地不足以解決部落中的吃飯問題,於是人們開始開墾更多的土地,不斷改良農具,自此王朝逐漸形成。」
「我等都聽聞過大禹治水,夏商王朝除了的對生產工具的改進,還懂得開河挖渠、引水灌溉,據史料記載,自夏商開始人們便懂得馴養耕牛、騾馬等來幫助耕種,衣食無憂,文明與禮儀開始得到重視,《周禮》出現。」
「及至大唐,曲轅犁出現,大大節省人力畜力不說,更是適應平原、丘陵各種地形,水田旱田皆可用,使得深耕細作進一步發展,大大提高了糧食產量,憶昔開元全盛日,稻米流脂粟米白,焉知大唐盛世無曲轅犁之功?」
「遠得不說,就說近的,我等皆有綾羅綢緞可穿,難道不是因為紡車進步,紡織品的供應大大提高。」
「綜上所說,歷史的發展離不開生產工具的發展,離不開農耕的發展,民以食為天,國以民為本,農耕乃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母。」
「再往深里去想,諸位覺得有哪一次的王朝興衰與土地無關,與農耕無關,與天下百姓能否吃飽飯無關!」
「耕牛對農業關係重大,在座諸位都是將來國之棟樑,難道這樣的問題我們讀書人不應該關心嗎?討論這樣的問題沒有意義嗎?」
——廣場上鴉雀無聲!
學生們無比新奇,先生們講禮儀,講君王,講人治,卻從未從這個角度講過歷史。
先生們集體沉默,這娃是讀了多少書呀,這誰教出來的崽呀,肯定不是自己教的,問題是宴安先生也從未說過這樣的話呀。
蒼天啊,大地啊,這是哪位高人帶出來的妖孽呀。
不要說先生們沉默,宋景辰一番話把陳宴安都干懵圈了,陳宴安懵,宋景睿更懵,這還是自家那個吃貨調皮崽子嗎,這莫不是被人附體了吧?<="<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