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家木門通古代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3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林回星只想弄個小作坊,村里人卻是奔著做大做強去的。

等到林回星再一次去看村里人脫泥磚的進度時,發現在村尾那片荒地上,已經擺滿了正在風乾的泥磚。

在林回星不知道的時候,蘇大榮已經在做桌子凳子的間隙中,幫村里做了二三十個泥磚模子了。

事關大家以後的生計,但凡是地里能夠撒得開手的人,都在這邊幫著挖泥,和泥了。

村外的小溪下的沉泥粘度不夠,用來做泥磚不合適,最後是林回星是讓村里人在溪旁邊靠山坡的地方,直接挖山壁上的黃泥來和水做泥磚的。

這種黃泥里氧化鐵的含量應該不低,說是黃泥巴,其實它的顏色都快達到橙紅色了。

讓林回星意外的,還是這泥巴的粘稠性,那可真是不一般,延展性也很不錯,比尋常的泥巴要好用不少。

雖然林回星對陶藝一竅不通,但是光看這些黃泥的質感,他就知道這玩意除了用來做泥磚之外,應該也很適合用來燒製成陶器。

以前上樑溝的人從來不知道這毫不起眼的泥巴,竟然也能有這麼多的用處。

尤其是在林回星突發奇想,決定用這泥巴做鹹蛋的時候。

這也是林回星的突發奇想。

這段時間林回星一直耗在上樑溝,也沒有時間回現代。

村里養的雞都在下蛋了,現在天氣逐漸暖和了,那些雞的產蛋量也是節節飆升。

就拿蘇家人的那四隻母雞來說,之前剛下單的時候,一天能撿兩個蛋就算是不錯了。

現在天氣暖和了,它們吃著蚯蚓和米糠,那產蛋量已經穩定在一天三個了,很多時候甚至會一天四個。

村里人養雞的時間不長,大部分人的觀念都還沒有扭轉過來,一想到兩個雞蛋就能賣一個大錢,他們自己就捨不得吃了。

單就這麼一段時間,村里就又攢下了不少的雞蛋。

林回星總不能就為了這麼幾百個雞蛋專門回現代一趟吧。

但是這些蛋就這麼放著又會變質。

林回星左思右想之下,還是決定自己動手把這些雞蛋加工一下。

要說加工蛋類,在現代最常見的做法就是皮蛋和鹹蛋了。<="<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