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能儘快還清在林回星這裡賒鐵鍋欠下來的帳務,和五個大錢一筒的燈油之間,大家都選擇多花點散錢,儘快把繡活做完了賺大錢。
村裡的男人們也沒有閒著,他們燒水泥,上山剝樹皮,哇葛根和野山藥,一天忙到晚,就沒怎麼歇過氣。
荒地上的五十幾口醃料池,後面變成了八十口。
如蘇大貴,蘇大壯家這種人口多的,覺得兩口醃料池實在不夠用,索性就自己又另外建了幾口醃料池,想要多多地造紙賣錢。
林回星現在家裡的空屋子裡堆滿了破好的草紙,他一時半會兒的事不準備再做草紙了,索性就把自己的那口醃料池借給了蘇大榮家裡用。
蘇雲嬌、季娥要忙著做繡活,蘇應文要伺候那些兔子,只有蘇大榮一個人忙活,有三口醃料池也足夠用了。
至於林回星,又琢磨起了水碓。
資料他已經查過了,因為不是專業的木匠,太複雜的樣式他也做不出來。
原本林回星想的是想用木頭做個簡易的水錐出來。
然而聽去找蘇大榮拿木匠工具的時候,對方一句話直接就讓他打消了這個念頭。
「用水流帶動?怕是不成,別看現在這條小溪水流還算可以,等到了夏天,溪里的水只能沒過腳背,冬天山里冷,溪水還會結冰。」
原本蘇大榮是不想勸的,不過他光是聽著林回星的描述,就知道要做出這麼一個東西出來,得花上不少的時間和力氣,他也是不想對方白白浪費心力,才會多提上這麼一嘴。
雖然上樑溝的水流情況不適合架設水碓,蘇大榮還是打從內心讚嘆道:「不過東西倒也是個好東西,要是建在山下那種大河旁,應該是很能排上用場的。」
林回星聽蘇大榮解釋過後,也沒堅持著要弄水錐,不過他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用木頭折騰了出了一個腳踏式的木碓。
由挖出深坑的大木樁子做木臼,旁邊有和蹺蹺板一樣的木架,木臼上方的那一端的木頭上釘著圓頭木杵,人站在另一邊用腳踩踏,就能控制著木杵跟著上下。
人類從幾萬年前進化開始,這下肢力量就比上肢力量強,這種簡單的工具,能夠讓大家搗紙漿的時候更省力氣,就連六七歲的小孩子,都能踩得動這木架,從而能夠幫著家裡搗紙漿。
這種簡單的工具做起來又不難,村里人見蘇大榮用了覺得好,自己就知道抽空照著這個樣式做一個出來。
這些事情林回星是不管的。
說來也是奇怪,可能是在上樑溝待久了,林回星現在也不太能夠當得下去鹹魚了。
做好腳踏木舂後,他都沒有像以前那樣躺在家裡歇息,而是拿著柴刀進了山,砍了一大捆竹子下來。
之前成功做出草紙後,林回星就在心裡琢磨過想做宣紙。
宣紙和草紙可不一樣,草紙作為如廁時的物件,定價怎麼都高不到哪裡去。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