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她在短短半年內先經歷了喪父之痛,送走至愛,又登臨家主之位,內心飽經風霜逐漸變得成熟。對於王戢訓誡化的來信,也能理智分析利弊了。
馮嬤嬤道:「二公子說得是,姑爺雖平日寡情些,內心到底向著小姐的。婆媳之間的矛盾自古有之,兒子多半向著母親,而姑爺收拾起許家來卻乾淨利落,半分沒手軟,全全為咱琅琊王氏考慮。」
桃枝道:「多虧了姑爺給您上的藥,小姐您臉上的浮腫全好了。」
桃干也道:「奴婢那日去送茶點,無意中聽見那黑心腸的許媼誇讚那瘦馬美貌,勸姑爺納妾,姑爺非但不為所動,反而要將那瘦馬嫁出去,真是出氣!」
王姮姬支頤掃著信箋的內容,無半點興致,這是一項公事,按理得做。
前世她送過他許多東西,什麼香囊玉佩無不蘊含巧思,今生卻喪失了心氣。
馮嬤嬤認為:「禮輕情意重,無論貴賤,只要是小姐進親自動手做的,便承載著心意,暖姑爺的心。」
可惜她們小姐喝了情蠱,身子壞了,今生都不會再有孩子了。
剪刀、彩紙、棉線球、長燃燈芯都擺在了桌上,桃枝桃乾等人輔助,王姮姬製作一個象徵吉祥福氣的燈籠。
如今大雪漫天,夜路不好走,燈籠正好映亮雪夜漆黑之路,帶來光明。
雖然這是最尋常不過的東西,卻最實用,隨手攜帶的物件更能增進感情。
「姑爺上下朝天還黑,正好拿著。」
主僕幾人忙裡忙外地做著燈籠,通體透明的玉石瑪瑙將被貼在燈籠外,給這一件油紙糊的物件增添貴氣。
王姮姬一開始興致頹頹不情不願,後被馮嬤嬤帶得漸入佳境,忘記了做燈籠的目的,純純和桃枝桃干幾個沉浸在動手做精細物件的單純快樂中。
桃枝她們幾個年輕小姑娘嘻嘻哈哈,王姮姬唇間也不由得蕩漾著幾分笑,來回調整燈籠的骨架,試探燈籠的防火性。
「小姐再寫幾句祈福的話吧。」
馮嬤嬤提議,畢竟這是謝禮,嘴甜點沒什麼的,姑爺見了肯定動容。
夫妻倆感情一好,小姐不用受罪,家族也興旺,日子便紅火起來了。
王姮姬書法極好。
她作為名門培養出來的貴女,騎射,書法,琴技,都是一等一的。
正是王氏善書法,謝氏善詩詞。
她得到過先祖王廙、王羲之等人遺作真跡的薰陶,字既有形又有骨。
她寫了個「宜室宜家」四字。
——原封不動從當初婚契詞裡抄的,字雖寫得好,很難說不透著敷衍。
馮嬤嬤皺眉,待要催她多寫兩句漂亮話,王姮姬卻扔了筆不肯了。
她做燈籠的興致漸漸熄滅,鬱鬱寡歡,意識到燈籠即將送給誰。
墨跡敷衍地掛在燈籠上,只好這樣。
缺了兩句小姐的祝福詞,燈籠整體還算美輪美奐的,像一顆碩大的星星從遙遠的銀河降落在地面。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