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了,驪山里,他用鏡子收了一個「鬼」,可能還有別的東西?記不清了。
*
驪山駐地。
姜遺光這一消失就沒出現過。
等駐地里的秦亘親自帶人上山,又從行宮裡帶了不少文書寶器下來,他還是沒回來。
秦亘也不管,只要那面鏡子還好好的,姜遺光就遲早會出現。他把更多心思放在了從驪山中帶出的古物上。
趁著詛咒短暫消失期間,誰也不知道會不會有新的怪事。他們抓緊把驪山行宮內的小件大件一樣樣往山下搬。
不過嘛……這些東西在行宮裡時還好好的,和新的沒什麼兩樣。可一帶出宮門,便好似瞬息中度過了千百年時光,紙張迅速化為飛灰,絲綢變得破舊不堪。試過一次後這些人就不敢再把紙張一類的東西帶出去,只好挑些要緊的手抄了帶走。
行宮中,他們還找到了不少還完好無損的羊皮卷——據他們看,好像和唐時距離大唐十分遙遠的某個小國有關。這些羊皮卷都是當時守在邊關負責和那小國進行交易的官員送上來的。
「荼如國?」
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在了驪山駐地眾人面前,又經駐地中人送上的摺子遞到了宮中。
朝陽公主看著摺子,放下後閉目思索一會兒,讓人去搬了幾卷書來,果真找到了關於荼如國的記載。
荼如國在沙漠中,離大唐遙遠,和大唐關係卻很不錯,說著和中原人一樣的話,用著一樣的文字,歲貢年年按時送來。平時荼如國的商隊送來的也都是好東西,香料、染料什麼的都是上等貨,送入宮中的貢品。
據使節說,最早的荼如國的百姓就是從中原遷出去的,所以才會對中原保持嚮往。但在嚮往的同時,荼如國百姓對中原天子並不那麼信服,他們更加信仰自己國家的神靈,以及接受神靈旨意統領他們的王。
羊皮卷中記載了關於荼如國神靈的傳說。
事情大約要追溯到兩晉時期,那時中原諸國並起,戰亂頻發。今日這個稱王明天就被滅的事兒多不勝數,百姓苦不堪言。
當時有一龐大世家,擁有不少良田、財富和奴隸,占的地兒卻不好,不論是哪個稱了王,總要途徑他家,讓他們進上財物。
那世家的領頭之人嚮往修仙一道,常年服食丹藥諸如五石散、長壽膏等,家族中人有樣學樣,跟著整日服丹修道,幻想某日修成正果。
有一日,世家迎來了一位得道之人,他說中原位置雖好,卻也因為有龍氣龍脈和真龍天子,加上凡人多,味駁雜,仙人不會往中原來。所以若是求仙,必得往其他方位去。
往北,便是連接著天的雪山。往西,是熾熱無邊的沙漠,往東或往南,又是無盡大海。
世家族長就問:「那我該往何處求仙呢?」
得道之人以龜甲占卜,替他指了條明路。
雪山有仙人,住在山之巔,無人能登頂。大海之中雖有仙山,蜃景就是仙人居所不慎流露出仙氣才得以讓凡人看見。可當年秦皇派人出訪也未能求見。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