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昌雖說存了事有不對,就直接掀桌子的想法,但是若是能夠讓劉恆心甘情願將位置交給自己,那自然是再好不過。像是劉啟,或許在那一段歷史上,這位留下了極大的名聲,作為一個帝王,也算是比較成功的一個,但是,劉昌卻覺得,自己遠比劉啟要強,別的不說,劉啟當年削藩操之過急,哪怕平定七國之亂其實耗費的時間不長,但是最終也是造成了不少禍患的。別的不說,一個富庶的吳國,就因為這一場亂戰,最後卻因為戰亂,很多年都沒能恢復元氣。
不過,等到聽說吳王太子劉賢也來了的消息,劉昌也覺得有些荒謬起來。
吳國那邊,原本劉邦呂后在的時候,還壓製得住,劉恆是小宗繼大宗,這就讓劉濞覺得不服氣了,他沒想過這天下是劉邦打下來的,他就是想著,自家父親是兄長,自己算是老劉家的嫡系血脈,不像是劉恆,不過就是庶出罷了,憑什麼最後能叫他做皇帝。加上這些年來,他在吳國一番經營,自覺兵強馬壯,憑億近人,有道是身懷利器,殺心自起,作為藩王,實力強大了,自然也就有了問鼎之心。
當然,他可不像是劉長,光長武力,腦子有限,還沒怎麼樣呢,就咋咋呼呼,恨不得讓天下人都知道自己有不臣之心。所以,明面上,劉濞依舊是個合格的藩王,謙恭有禮,對一干近支宗室也很是講義氣,簡直就是宗室裡頭的忠厚長者,眾口相傳的賢王。
在許多人看來,劉濞真正生出反心,是劉賢被劉啟一棋盤砸死之後的事情。但是,只看劉啟還好端端地做他的太子,也沒多少人說劉啟暴戾之類的話,就知道,這裡頭不是劉恆如何護短,只怕還是劉賢觸動了劉啟的底線。畢竟劉啟再脾氣暴躁,也不至於一盤棋都輸不起。
遼國這些年一直在跟南邊做買賣,對於三越還有吳國的情況,可比長安那邊了解得多。像是趙佗,名義上對漢家稱臣,實際上一直在圈地自嗨,他的黃屋左纛一直也沒真的收起來,偶爾還是用一用的,私底下還用了不少打擦邊球的東西,比如說他也鑄了九鼎。當然,老劉家劉邦就不是個規矩人,也沒真的規定多少只有皇家能用的東西,他唯一規定的一個就是劉氏冠,也就是一種竹皮發冠,這玩意趙佗本來也不會沒事去用就是了。
對南越,劉昌倒是不怎麼計較,說白了,趙佗也就是仗著天高皇帝遠,私底下圖個樂呵,不到萬不得已,他是不會願意真的跟漢家撕破臉的。而吳國那邊卻是不一樣,劉濞這人底線很靈活,他做了吳王沒多久,劉邦就駕崩了,劉濞那會兒還算是恭順,後來瞧著風向不對,呂后當權,私底下就有了些想法,在宗室裡頭表露了一些對呂氏不滿的意思,自然引起了不少共鳴。
呂后那會兒也沒空跟劉濞計較,畢竟劉濞明面上也沒做什麼錯事,另外也是看在劉濞親媽的份上,呂后跟長嫂沒什麼交情,跟二嫂還是有些患難之誼的,所以,呂后也就是私底下警告了劉濞一番,劉濞頓時乖巧起來,不敢多露頭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