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對於朝堂來說,一下子收拾掉了一大批人,騰出了許多位置來,頓時許多人就歡欣鼓舞起來了。在利益面前,人與人之間很難共情,何況,朝堂上許多官員跟那些徹侯根本就不是一路人,他們這些人大多數身上沒什麼爵位,算是士人,而不是貴族,之前朝堂上貴族含量太高,他們這些士大夫想要出頭,那是真的很困難。張蒼本來算是士人出身,所以還願意提攜士人,但是,張蒼實際上是出身法家,哪怕他做派更似黃老,並不嚴苛,也不媚上,但是,他提攜的人,也多半是出身法家,至於其他人,他能不打壓已經算是他品性高尚。
所以,這些士人想要更進一步,很是困難,不得不依附於各家徹侯,也就是說,想要身居高位,那就得給那些貴族做走狗。問題是,這年頭能讀書的,祖上或多或少都是闊過的,甚至如今也還挺闊,也就是當年亂世的時候,站錯了隊,或者是為了避過戰亂,壓根沒敢冒頭,所以錯失了開國從龍之功。他們打心眼裡瞧不上那些泥腿子出身的貴族,就算明面上投靠,但是,卻不可能真的給那些貴族做狗,一心只想要取而代之。
如今一大批貴族栽了,剩下那些也是驚弓之鳥,一時半會兒是不敢多吭聲的,不趁著這個機會上位,那還等到什麼時候呢?
最妙的是,這些士人都沒摻和過當年的事情,一些學派這些年還得到了遼國的資助,別的不說,遼國那邊幫著他們將他們的典籍都給出版了一大批,每年還會資助他們大批的紙張,讓他們可以用更小的成本壯大自身學派,所以,他們其實是歡迎劉昌為儲,做下一任天子的。
因此,那邊渭水邊上的血腥味尚且還沒有完全消散,朝堂上就有人重新說起了立儲之事,一個個振振有詞,當年陛下你自個說,叫幾位皇子就藩,看他們的能耐,如今也就是代王還算是出眾,但是這也是因為藉助了遼王之力,可見,即便是代王,也早就對遼王心服口服,若是陛下還想要另立他人,到時候,誰能服氣呢?
所以,立遼王為儲,那叫眾望所歸!
這般言論一出,頓時有些人自以為自己明白了什麼,之前搞出來的那些事情,未必就是那些貴族想要謀逆,實在是為給遼王鋪路,頓時一個個也不敢再反對,恨不得立刻五體投地,山呼萬歲,表示陛下聖明,大家都無條件遵從陛下你的旨意,立遼王為太子,才是漢家大幸!<="<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