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較起遼國的反應迅速,長安那邊就有些拖沓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遼國如今的後勤運輸能力是非常恐怖的,不斷鋪開延伸的鐵路暫且不說,光是海船,在速度上就比漢室的樓船強出去不知多少。
遼國使用的是帆船,還是改良過的那種,雖說沒有像是大航海時代的一部分船隻一樣,捨棄了大多數性能就為了提升船速,但是其速度也是非常可觀的,全速航行之下,幾天時間就足夠遼軍大部隊南下登陸了。
而漢軍卻不一樣,一方面,因為之前河套一戰,漢軍損失慘重,輜重糧草也就罷了,少府咬咬牙,還是能湊出來的,但是東西好說,人卻不行!
沒錯,在漢室,良家子都是預備軍,可問題是,人也不是生下來見風就長的,劉恆又算是體恤民力,再過一兩個月就到了秋收的時候,叛軍可以不顧這些,劉恆不能不顧,所以根本不能無限制抽調民間力量,要不然一場仗打下來,民間不知道有多少人家要家破人亡。何況,還得預留相當一部分軍隊用於守衛關中,免得關中這邊有人與叛軍勾結,裡應外合。甚至,劉恆還防了劉昌一手,免得劉昌趁虛而入。
再有就是誰領兵的問題,周亞夫還在孝期,漢家以孝治天下,從來不會說什麼忠要放在孝前,而其他那些人,劉恆又有些信不過,畢竟裡頭不少人是有前科的,當然,劉恆自個也沒安什麼好心,他的確是有意想要藉此削弱一部分劉氏諸侯和徹侯的實力,這其中也包括了遼軍的實力。
因此,各地的郡兵在與叛軍僵持不下,遼軍在叛軍後方挖坑的時候,關中還在扯皮。但是等到前線的戰報傳回來,朝堂上頓時就安靜下來了。
不安靜不行啊,再這麼下去,遼軍都要占領齊國吳國兩國全境了,真要是叫遼國吞了下來,還能指望他們將到嘴的好處吐出來不成?尤其,遼軍根本就沒什麼損傷,他們簡直就是過來武裝遊行,順便接收好處的,他們又迅速收攏了兩地的民心,真要是任由事態發展下去,說不得就要重演東周舊事,漢天子變成只能控制關中的周天子,其他地方,只知道有遼王,而不知道有天子了!<="<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