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素來最討厭那批言官,認為他們沒有為朝廷做出什麼建設性的事情,反而每天盯著他那點事,動不動就對他指手畫腳、委實可惡。
蕭貴妃對此事更是大為支持,她早就想拔了那些頑固言官的舌頭,就是一直沒什麼機會。
而旁敖此人,雖然覺得印榮等言官有時候不太聽話,也壞過他的事,但這可關係著他切身的利益。
維護言官這一群體的利益,他更是義不容辭。這也是他這些年得勢的關鍵與根基所在,一旦被崔行上下整肅一番,他旁敖苦心孤詣多年豈不付諸流水?
於是他立即上疏,極力反對。
崔旁二人大戰,率先開始了。
兩個人在朝堂上言辭激烈,唾沫橫飛。互相攻訐,寸步不讓。
生死攸關的口水大戰,正式拉開了序幕——
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鍵一環
都察院負責監察,吏部負責人事,這兩個部門原本就互有牽制,敵對在所難免。
但在過去旁敖多番活動下,兩個部門關係還不算太糟。至少旁敖本人與崔行算不得仇人,旁敖還有意交好崔行,對方對他面上也過得去。
旁敖以為出了吏科給事中儲璃的事情後,崔行會與張慎來交惡,再加上京察在即,兩人一場惡鬥在所難免。
哪裡知道崔行卻突然將矛頭對準了他。
「這個儲璃究竟是怎麼回事?他難道不是張慎來的人?」大娘詫異問。
「哼,表面是。儲璃和旁敖是同鄉,而且根據井賓的調查,儲璃當年無錢科考,也是旁敖接濟的他。」
井賓作為諜王,這方面的情報收集不可能出錯。
「楓兒的意思是旁敖指使吏科給事中儲璃彈劾崔行,只因為大家都知道他與張慎來親近,藉以讓崔行把矛頭對準張慎來。如此就可以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是的。」
「那現在為何會變成這樣的局面?」
「因為一首詩。」
「一首詩?」
「儲璃早年間寫了一首詩,是感謝旁敖饋贈、讚美他們兩人友情的。知道這首詩的人不多,但張明淨恰巧讀過,並且從詩中暗含的提示中得知了那人姓名中有一個敖字。張慎來想不通儲璃為何行此衝動之舉,貿然去彈劾崔行。只因為他也樂見其成,便沒再深究這事。張明淨作為翰林院編修,在整理本朝詩文時偶然再翻到了這首詩。」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