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屏映著日光,明晃晃的,如一塊堅冰。天穿道長只說了這些話,卻突而話鋒一轉,道:
「說起來,你們若是著實飢火燒腸的話,也可去祝陰石室中略尋一些銀錢、供物。他如今暫且下山,石室中仍有頗多物件留存,若是賣了,卻也能換得幾個錢。」
微言道人聽了,猛地抬頭,「這…要是動了他的供物,老夫會被祝陰那小子打得屁滾尿流哇!」
天穿道長道:「無事。如今已至凶年,他也不是事事都斤斤計較的。」
微言道人猶豫著點頭。在石穴外徘徊半晌後,他咬咬牙,入了祝陰的石室。
石室中痩石嶙峋,淡霧擁徑,極深處立著一座高聳神像。那石像面目駁雜,腰懸銀鎏金劍與玉琀蟬,似散著森然寒氣。微言道人見了,悚然危懼。
他走到神龕前,看見牌位上書著「文昌宮第四星神君」,旋即明白過來,這便是祝陰崇奉的神君。微言道人看了好一會兒,又不屑地撇嘴,他素知這小子常偷偷給一天上神靈進香,可那神靈約莫是一次都未顯靈過,在凶年裡依舊教他們忍飢挨餓。
四處翻找了一番,祝陰這廝倒還有許多值錢物件,玉印銀燈,金手鈴、銅藥鼎,哪一件都能換上錢。祝陰連荷囊都沒帶走,裡頭有些通寶。微言道人從他書台底下尋到了一隻戧金烏木小匣,打開一看,卻見裡頭散著些麻紙。
那紙頁陳舊泛黃,其上字跡似遭了水,微微暈開。
微言道人擦了打火石,點亮鍍銀燈,就著火光定睛一看,卻見那紙上寫著:
「癸亥年建未月癸未,山冢崒摧,洛陽白馬寺雜役僧歿。」
這行字底下蓋著方印,印文如槱燎焰苗,是天記府的章印,篆字寫的是「大司命」。一行清逸的字寫在下頭:「代受其難。」
微言道人看得怔神,接連翻了幾張麻紙:「辛酉年建酉月戊辰,大燠,衛河枯涸,河東郡李氏十二人焦渴而死。」
「戊午年建午月丁卯,雨淹湘楚,家戶無收。河源溢流,淹害八百戶。」
「己巳年建寅月,禽獸逼人,性惡兇猛,咬斃十一人。」
厚厚的一摞白麻紙,皆寫著過去人間曾遭逢過的災荒。
水災、旱災、雹災、地動、兵難…麻紙上似寫著無數苦難,而在那麻紙述寫災荒的字跡下,皆蓋著一個天記府的章印,不變地書著一行字:「代受其難。」
微言道人怔怔地捧著那些紙,心口像壓上了一塊沉甸甸的石頭。
神明也曾垂憐過人世麼?會庇蔭他們渡過茫茫苦海?
他曾見過在朝歌街頭在經棚里叩拜的災民,繚繞香菸里,神佛居於龕中,慈眉善目,卻又高不可攀。
翻到了最後,烏木小匣見了底,只餘一張皺巴巴的青檀宣紙,被仔細地疊好收放著。微言道人展開來,就著燈火察看。那似是一封尺素,其上的字跡寥寥,卻約莫是被雨水打濕,墨跡暈染,已看不大清。紙緣有些已涸的污漬,像是許久之前留下的血跡,怵目驚心。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