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止確實是個對藥性把我很精準的人, 他與十幾位大夫通宵達旦研究藥方計量,最終定下了一個新的治療瘟疫的千金方,並在太陽初生之時,率先給輕症病患用了下去。
又一天一夜之後,用了新藥方的輕症病患很快便退了熱,再搭配養胃止吐的藥方,已經能吃得下硬食。
這個消息讓原本陷入麻木的人們再次燃起了希望,不少已經退熱的輕症病患來到藥房幫忙煎藥,一鍋又一鍋的湯藥被送到了村子的各個角落,連農田上的棚屋也沒有落下。
病人在好轉,許多在死亡線上掙扎的人,生生被拉了回來。
十日後,臨近冬月中旬,烈女村的疫情終於得到控制。
但附近其他郡縣的疫情,卻開始嚴重起來。
裴凜坐在桌案上給父親寫信,涼州的情況必須上報朝廷,但這個上報人不能只有廖世同,還要黜陟使薛平睿、左布政使裴述之聯名上奏,才能引起朝廷足夠的重視。
第一批被治癒的病人被涼州軍轉移到了另外的地方繼續觀察。
紅玉目送著他們走出了村口,看著他們對殿下千恩萬謝,對洪大夫等人連連叩首,不禁感慨萬千。
她以前從來不明白,為什麼殿下總是盯著底層人的利益,在朝堂上大肆駁斥、批判六部的玩忽職守。
待擼掉一些人的官帽後,又換上一批也不是那麼乾淨的人。
如今回想起來,那些被換上了的人或許各有各的私心,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便是喜歡在細枝末節之處找問題。
例如元狩二十三年黃河決堤,朝廷撥款賑災,其中出現的問題,就是戶部一個小小的從六品參議從上報的帳目中發現的。
說來也巧,那人家裡從前便是修築河堤的工匠,對堤壩之事頗為熟悉,因著他爭氣,才改工籍為士籍。
可放到現在的紅玉心裡,那或許不是巧合,而是殿下故意為之。
殿下熟讀百家,各行各業皆有涉獵,也時常聽東宮女官們講她們家中的故事,了解不同行業的困苦與順遂。
有許多朝臣藉此抨擊殿下不務正業,耽於玩樂,可正因為殿下了解百家,才知曉辨認藥材,知道時疫時最缺的會是哪幾味藥,她們才能在馬行街順利登上役夫的太平車,帶著洪大夫最需要的藥材,救烈女村的百姓於水火。
殿下確實不是朝臣最期待的那個,卻是萬民最需要的那個。
*
又過七日,臨近冬月底,烈女村的疫情徹底被控制住,病人按照病情的輕重緩急分別送往了其他村落治療,洪大夫等人因著已有治療經驗,被分散安排至和元郡不同的村縣。
晏清姝也送出了她最後的一封信。
她要親書奏摺,上報和元郡時疫情況。<="<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