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E408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10月1日—10月7日

第五周國慶節

11月5日—11月7日

第十周期中考試

1月2日—1月9日

第十九周一模

1月30日—2月6日

第二十二周期末考試

這張表囊括了高三上學期所有的大事, 宓茶算了一下, 今天是第二周, 也就是說,還有八周就要期中考了!

“這些和往年也沒什麼區別,該清楚的事宜你們也都清楚了。只有一點:這一學年一共有三次換組的機會。”

李老師道, “理論上,高考你們是可以自由組合的, 不過按照往屆慣例, 我們學校的考生一般都是和自己寢室里的成員一起參加。”

“你們現在的小組是由學校分配,期中過後有一次換組的機會, 只要雙方意見達成一致就可換組。除此之外, 一模過後、下學期開學時還各有一次。”

“接下來,我重點講一下關於能力考試的問題。”李老師反手輕拍黑板,觸碰黑板上跳出來了一張表格。

“高一高二的能力考試以理論、個人戰為主。一張卷子100分,剩下的200分實操,你們是單獨進訓練室考核的,對手都是數據模型, 學校沒有公開你們的考試錄像,甚至連能力分數都不會放上公告欄。這既是為了保護學生隱私,也是為了在高三這一年裡鍛鍊你們的偵查意識。”

當然, 同一個班級里、或是關係比較好的朋友之間,多多少少能知道點對方的底細。這種私下暴露了信息, 學校也無可奈何。

“但是你們應該知道,高考時的能力考試採用4人小組對戰的模式,所以從這周起,你們的對手將不再是機器、投影,而是實打實的活人。”

李老師雙手撐在了講台上,她上身前傾,卻壓低了聲音。

“這張表是能力考試的評分表,評分分為兩大模塊,一是[團隊分],按20%折算後,一共60分;二是[個人分],一共240。”

從這個分比可以看出,高考有考慮到高中生接觸能力的時間不長,並不太苛求學生能完成高要求的多人合作。

大學之前,主要還是考核個人能力,學生們能把自己的能力管好,就足以讓人欣慰了。

學生們紛紛拿出手機拍照,表格上清晰地顯示了兩大模塊的各項指標比重。

[團隊分]的指標如下:

完成度:30分

戰略有效度:15分

團隊和諧度:15分

表格下方並沒有任何備註和解釋,宓茶暗自猜測,所謂的[完成度]就是指勝敗,哪個隊伍勝利了,哪個隊伍就能從那30分里拿到高分,按照比重來看,果然勝敗才是最關鍵的因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