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奶娃娃的我靠吃瓜當上了朝廷命官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這位啟蒙夫子,名叫徐觀,是一位多年會試不中,本想放棄繼續科考的舉子。

是秦大人在一次走商時,從一群土匪手裡救下來的。

當時徐觀會試失敗,灰心喪氣後,便打算回老家謀份差事。

彼時,他已經四十有餘,家中老小一直勒緊褲腰帶供養他,實在不易。

他也不能再讓家裡人受累了,便打算歇了繼續考試的心思。

而且憑他舉人的身份,在老家謀份不錯的差事也不難。

結果,卻在回家的路上遭遇了土匪。

秦大人救下他後,一番攀談下來,知道他是舉子,想著自家原來教導欽兒的夫子,已經告老回鄉了,便邀請徐觀做家中孩子的啟蒙夫子。

當然,束脩給得十分大方,足夠徐觀在京城南巷租間宅子,並將家中父母妻兒接來一同生活了。

徐觀本就打算回家找份差事,如果能繼續留在京城,一邊有束脩拿的同時,還能一邊繼續複習,能夠在不拖累家裡的前提下,還能繼續考,他自然願意的。

於是徐觀就成了秦欽和秦昭的啟蒙夫子。

只是秦欽在學文一途實在是沒天分,便把重點放在了算術等與經商相關的內容上面。

而秦昭卻在做學問上面,展露出了極高的天賦。

當時也沒想讓秦昭以後走科舉入朝堂,所以就當是多學點知識,總歸是沒錯的。

後面越學,秦昭表現出的讀書才能就越發明顯。

徐夫子本著愛才之心,傾盡所有去教導秦昭,甚至在秦昭十三歲的時候,鼓勵他下場科考,去與南朝的其他學子們較量較量,看看自己的學問究竟如何。

就這樣,秦昭一舉過了童生試、鄉試,成了一名實實在在的秀才!

秦昭也在考試中,不斷總結差距,彌補短板,排名也是越考越靠前!

在秦昭考中秀才的次年春,徐夫子終於過了會試,最終以殿試二甲的身份,謀了個外放的官職。

在離開京城前,徐夫子不忍秦昭讀書天賦就此埋沒,便託了自己在國子監的同鄉好友,時任國子監助教的孫白,幫忙爭取一個國子監入學考試的機會。

孫白同徐觀一樣,都是惜才之人,在看過秦昭的文章後,便將其呈給了自己的頂頭上司博士孟肅。

恰好當年孟肅是那次入學考試的主考人,在孫白的極力推薦下,看了看秦昭的文章。

孟肅見秦昭的文章雖有瑕疵,但能看出是可造之材,後又了解到,秦昭出自民間頗有聲望的「秦俠商」秦家,便給了秦昭一個考試名額。

當然,秦昭也很爭氣,把握住了機會,順利進入國子監求學。

在國子監系統的學習下,秦昭進步更是飛快,短短兩年,就升到了甲班,並穩居甲班前列,月考從未掉出過前三名。<="<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