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回科場撈人上岸[科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吳遇權衡半晌,頷首道:「既然方灼芝這般敢說,那我們就好好查他一查。若這累牘屁話有半句不實,須叫他知道,我這長官的高帽,可不是那麼好硬塞的!」

「就遣汪銘即刻赴休寧查!」

幕僚聽到汪銘這名字,無不縮了縮脖子。

這老先生,在徽州有著「三第一」的名頭。

乃府學第一難纏、徽州第一老怪、大曆第一諫臣。

勞動他去查,休寧不得扒掉層皮?

方灼芝哪裡知道,搬石頭能砸自己腳!

他一貫逢迎拍馬,也有不慎拍痛了的,但長官到底念著他「拳拳真心」,還不曾有人與他計較過。

這回新知府較真,鐵了心要糾他如何興文教,叫「無為而治」的方大人如何不慌神。

不得已之下,他腆著老臉,誠惶誠恐上縣學,向同族大侄子方白鹿討教如何應付。

畢竟廣德知州方灼蘭官聲響亮,遠比他有辦法。

求不著老子,但尋一尋兒子,多少也是個安慰。

方白鹿雖看不上旁支這無用的表叔,但好賴都姓方,他還是給指了一條明路。

——臨時抱佛腳肯定是來不及了。

興文教自然避不開學社,不如乾脆撇開官學,將顧氏族學推出去。

由頭,方白鹿都替他想好了。

察微知著。以民之自覺,窺縣之學風,這才最有說服力不是?

方灼芝有如醍醐灌頂。

礙於那層師生關係,只要沾著顧准,無論那鐵臉鋼嘴的汪銘查出什麼,吳知府都不好再為難他。

如此這般,就將燙手山芋踢給了顧氏。

這才有了汪銘到顧氏族學查訪一事。

可憐族學再層層盤剝,最終這迎檢,就落在了一臉懵逼的顧悄頭上。

汪銘既是帶著任務來的,自然不會輕易給休寧好臉。

他駐足聽小兒傳唱,雖覺有幾分意思,但還是冷臉輕斥,「哼,雕蟲小技,何以入府台大人眼?」

顧沖一聽,不高興了。

老執塾覺得初心被冒犯,申辯道,「小技?蒙學乃教化之根基,若叫大曆人人能識寫、開蒙智,何愁禮樂不興、賢良不出?又何愁人倫不厚、風俗不移?盛世長臨,依的向來不是重典嚴刑,是仁道明德!」

「你還真是,空長年紀,不長心智。這般老不死了,還學那垂髫小兒發痴夢!」

汪銘冷哼一聲,嘲諷道,「孔聖人率七十二弟子周遊列國十四載,始皇帝書同文、車同軌政令推行亦不下十載,他們都無一人敢妄言,能叫人人識文斷字,你倒是比他們敢!呵,我當休寧哪來的這歪風邪氣,原來是上下同心,胡吹亂嗙,都去鑽營這狼煙大話去了!」

小老頭被老夥計奚落一通,正打著腹稿琢磨如何反擊,就聽得童子們歌謠再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