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回科場撈人上岸[科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4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什麼養老保險、周轉池,什麼醫療報銷,基礎衛生防疫和醫館建設……

最終,他算盤一收,得出結論。

只要每年用於以上及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不低於國家財政的1/3,就能進入良性循環。

好的生產關係必定帶動生產力的飛躍。

人有勁兒了,何愁無米無鹽無鐵?百姓安居樂業,朝廷豈會捉襟見肘?

好像挺有道理的。

神宗被他算盤珠子崩得頭暈,揮揮手示意蘇訓拆下一卷。

見過言辭犀利的,見過天馬行空的,再看原疏這投機取巧的,神宗興致缺缺。

好在他也沒提要換人。

按照慣例,他要在三人中點出狀元、榜眼和探花。

通常文采最勝的點狀元,長得最俊的點探花。

但往屆甚好區分的,這科卻有些難辦。

實在是一水兒青年才俊,個個都賞心悅目。

如潘安宋玉,難分伯仲。

三份卷子,同出一個師父師祖,文采立意也都甚是相類。

尤其前兩份,各有千秋,實難選擇。

神宗故作為難。

「門生如此神秀,倒是叫朕這個座師為難了。」

一聽這話,滿朝文武齊齊跪下,山呼「社稷之福,恭喜陛下。」

一群新進士也跟著跪。

拜完,文官班列中一生面孔突然道。

「臣聽聞,不久前京城新開了一間不惑樓,樓中掛了個大寧科考的牌子,專教舉業應對。若臣沒記錯,今科一甲三位,好似都是不惑樓學生。想來同出一門,陛下也不必拘泥誰先誰後。」

原來鴻門宴在這裡等著!

三人聞言,心中一個咯噔。

冷汗瞬間自額間滑下。

「哦?」神宗似是很感興趣。

「竟有夫子如此神異?你三人速速道來,師從何處?」

三人臉色煞白,只維持叩首姿勢,久久不敢言語。

那文臣好整以暇,逗貓似的繼續進言。

「想來幾位頭一次面聖,一時語塞應答不及也是有的。不過大寧科考所收學生甚眾,殿上應不止一甲這三位,不如陛下將他們都召出來問問?」

神宗會意,以指輕扣龍椅扶手。

「且都站出來吧,讓朕瞧瞧。」

這不站不知道,一站嚇一跳。

烏泱泱三百人里,七七八八分出五六十人。

饒是神宗早有準備,也冷了神色。

往昔雲鶴那老不死的,以文壇領袖號令天下讀書人與他作對的鬱氣似乎捲土重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