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顧雲赫已經身體不好了,他非常虛弱,經常病得上不了朝。
但是他聽到這個科舉舞弊之事,仍舊十分震怒。顧雲赫身體雖然不行了,但是他依舊知道,科舉是選拔人才最重要的方式。
若是科舉都被滲透,那無異於掐住一個國家的命門。
於是,顧雲赫下令徹查。他因為身體不濟,就這件事就交給了大理寺辦案。
誰知道,查著查著,這件事最後竟然查到了徐祈時頭上。大理寺說,徐祈時和禮部出題的其中一人,是關係密切的好友。
這漏題的口子就是從他這裡開的。
只是後面越鬧越大,徐祈時就賊喊捉賊,以此來洗清自己的嫌疑。
最後連徐祈時自己都想不明白,這科舉舞弊的罪名,怎麼會落到自己的頭上。
他也不是就此認栽的人,他積極爭取,為自己辯解。但是前方卻像是有無窮無盡的人在阻攔著他。
最後讓他真正崩壞的是,那些曾經向他尋求幫助的寒門考生,真的以為他在官場變得利慾薰心,認為他是背叛寒門的叛徒。
他們向他的馬車扔臭雞蛋,扔爛菜葉,故意讓他的馬受驚,跟在馬車後面大聲辱罵等等。這樣的行為才是壓垮徐祈時的最後一根稻草。
冤屈和誤解讓徐祈時痛苦萬分。
在最後大理寺給他定罪名的那個早上,徐祈時在大殿上撞柱,以死來證清白。
顧雲赫大怒,直接仗殺了當時那位禮部尚書,將許多牽連其中的官員通通問了罪。
這件事也使顧雲赫的病情更加嚴重,沒過一年,顧雲赫就去世了。
……
在認定之事的固執程度上,徐紓言和他父親是極為相似的。但是徐紓言比他父親更能忍。他小小年紀成了閹人,卻沒有尋死覓活,他很堅強的活了下來。
並不是他坦然接受了這個事實,而是因為他還有自己的使命,他身上還擔負著未報之仇。他只能忍,然後不斷籌謀。
周承鈺看向徐紓言,懶洋洋道:「這麼多年來,你定是想為你父親報仇的。你恨周家人,因為他們是害死你父親的元兇。你苦心孤詣的為顧昀之籌謀,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夠將我鬥倒,將周家連根拔起。」
「除此之外,在朝堂中你所做的那些事。對科舉制度的改革,對官僚制度的改革,這些吃力不討好,得罪人的事情,也是為了繼承你父親的遺志。」
「是這些支撐著你走到現在的,對吧,徐紓言。」
徐紓言抿著唇沒說話,他的眼眸黝黑,深沉得像是遙遠的夜空。
周承鈺說的對。
徐紓言之所以現在還活著,就是心中的那口氣在。
這才是他還能立住的根本,是他人生的底色。徐紓言像是一個在黑暗中孤獨前行的人,他甚至沒辦法停下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