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妃子與章文昭並未見過,即便是公主大婚,也與她們關係不大。而對於寧遠,這位在宮裡長大的康平公主,同樣不算多熟。
有誇張者,與寧遠同在這宮裡住了十五年,彼此之間連一句話也沒說過,僅有的幾次見面,都是在除夕的宮宴上,像是往常過節的小型宮宴,例如端午、中秋,也未必能見全。
所以皇后與皇貴妃乃是身份高貴理應敬重,貴妃也要走動走動,再往下,那些與麗妃同品階甚至更低的妃子,就不必人人都去拜見了。
晟景帝有四位貴妃,人倒是不多,除去已經熟悉的靜妃、康妃,還有兩位分別是嫻妃、淑妃。
這四位貴妃分別給晟景帝育有兒女。
靜妃生了六公主和樂公主;康妃生了七公主和嘉公主;嫻妃則是生了大皇子寧高覺;淑妃,便是二皇子寧長啟的生母,她還生有三公主康靜公主,遠嫁北部的蒙國,已經有些年沒有回來過了。
說起來令人唏噓,淑妃娘娘生產不順,生下康靜公主後便有些冷淡,後來生下寧長啟,竟乾脆將她的寢宮改成了佛堂,日日青燈古佛不問世事,也是這個原因,當年蒙國求娶公主,晟景帝才將沒人疼愛的康靜公主嫁了過去。
其他公主再如何好歹有母妃護著,耍心眼使手段或者乾脆長跪不起,不願自己女兒去受苦,這位康靜公主沒人管,晟景帝當即拍板定下要她去和親,可是省了天大的麻煩。
為了明面上好看,康靜公主的身價高一些,淑妃才被晟景帝提為貴妃,甚至默許並無視了她在宮中禮佛的行為,沒把她發配到尼姑庵里去帶髮修行。不過自此也再不見她,任由她自生自滅。
淑妃對女兒如此,對兒子也一樣。寧長啟出生後,見淑妃不聞不問,晟景帝想過讓失去兒子的靜妃帶過去養,但靜妃不願找人來代替自己的兒子,不肯養,最後寧長啟就到了皇后身邊。
皇后娘娘倒是不缺他吃不缺他穿,只是也只管吃喝不管教養,眼瞧著便是把他養成廢物的架勢。虧得寧長啟自己爭氣,才有如今的成就,以及如今的性格。
也難怪他有些能力與手段後,會先朝寧平江開戰,無非是在皇后身邊久了,多少還是了解了對方的一些往事。而且要說這宮裡他恨誰,淑妃不知他恨不恨,皇后他一定是有恨的。
說不定他還有一重盤算,便是他作為在皇后身邊養大的皇子,如果寧平江倒了,他就成了幾位皇子中,最接近正統的人。
只可惜他選錯了對手做錯了事,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淑妃娘娘那裡便不用去了,她連寧長啟都不管,更不會見我們,先去嫻妃娘娘與靜妃娘娘那裡,再去拜見康妃娘娘,如何?」
麗妃就住在康妃的華陽宮,最後去康妃那裡,意思意思之後,就能見母妃了。
寧遠沒有意見,二人便先去見嫻妃。
嫻妃與淑妃一樣,是後提為貴妃的,淑妃是因康靜公主和親之事,嫻妃則是母憑子貴。因為嫻妃的大皇子寧高覺,可是晟景帝的第一個兒子。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