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在創作方面幫不上專業的忙,向蕾便把擅長的火力集中在怎麼擴大《重回九零》的關注從而盈利方面。
國內的微短劇市場達不到主流的程度,卻也在範圍內發展出許多盈利模式。
主流的模式譬如和視頻平台共同合作分帳。平台在本身有VIP會員的基礎上,由短劇製作團隊拍攝僅在平台上播出的獨家短劇,播出之後根據流量進行分帳。據向蕾調查,分帳的上限在150萬至200萬左右,還是在播放量超一億的前提下才能拿到百萬分帳。
但相對的,平台方會插手團隊創作,所以更多的短視頻團隊會選擇GG盈利的方式。
比較常用的是GG冠名商投資、GG植入、貼片GG,短視頻的GG植入報價在行內是每集5萬元左右,一般一集中不會超過2家;而迫切想提高知名度的GG商家,甚至會直接定製短劇,直接用流量為品牌變現成新用戶。
無論是哪種方式,對於向蕾來說都不是最優選。與平台合作,需要大量的溝通成本,與受制於人的創作自由;GG招商,在不能使用新傳聲譽的前提下,幾乎沒有GG商對全新人的團隊感興趣。
向蕾思來想去,決定自選賽道、玩把大的——她要搭建自己可控的渠道,盈利則倚靠用戶付費模式。
當然,用戶付費模式也不是向蕾的首創,之前已經有平台率先啟用,分為單集一元或者是成為會員再付費購買全集的兩種主流形式。
向蕾分析過某音平台上三年前最火的微短劇《愛烈如火》,前40集免費,最後5集需要單集1元購買。
而前40集平均點讚量有10萬次以上,但到需要付費的集數平均點讚不到1萬次,付費用戶只占總體的百分之五。由此說明微短劇用戶的付費意願很低,大家對此類的消費秉持著「我可以等盜版」的心態觀望。
向蕾究其原因,總結出《愛烈如火》付費模式失敗最大的因素之一就是質量跟不上的同時,出品團隊也沒有分清受眾。
國內有規模的短視頻平台都各自有鮮明的使用人群特徵。以某音舉例,44歲以下的用戶占比最高,學歷方面又以專科人數量最多,收入10k以下的人群達90%,所以從用戶畫像來說,願意付費相對粗製濫造的短劇的人在少數。
並且消費習慣沒有形成,對於先免費後付費,用戶容易產生牴觸心理,導致消費反撲。
用一個不好聽但直白的比喻,培養用戶的消費習慣,跟慢慢栽育韭菜是相同的道理。
兩年前,超前點映模式出來的時候,市場罵聲不絕;可如今,S+的電視劇都會推出結局提前看的點映,為了享受差異化服務,大家也逐漸開始接受這樣的模式——去年現偶劇《愛的榮耀》付費提前看大結局,觀看頁面一度卡成NotFoud404、最後售出七千萬的例子,充分說明用戶的消費習慣已經被潛移默化培養起來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