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音滿意點頭,「溫先生思慮周全就依你之言。」
第137章
吳郡,奚山腳下的顧氏莊園裡正在進行一場風雅集會,赴會者皆衣飾鮮明、容光煥發,觀顏色即知是有喜事。
自北府武人當政以來,江南衣冠已經鮮少有這樣揚眉吐氣的時刻。
朝廷急需糧食賑災,又不敢挪用軍糧,只能寄望於世家捐輸。謝女帶著厚禮,挨家挨戶登門拜訪,再不復往日裡趾高氣揚的模樣。各家狠狠將她戲耍了一回,那小婦無計可施,最後只好以永安帝的名義賞賜各家一面「樂善好施之家」的旌旗,藉以諷刺他們一毛不拔。
只有黔驢技窮之時才會以此舉泄憤,各家皆喜氣洋洋地領受了這份厚賜,就照著她的意思大張在門外每日出入時,只消看上一眼就會覺得神清氣爽、通體舒泰。
近日連番燕飲作樂,正是為了慶祝此事。各家輪流做東道,一連十數場歡歌筵席,當數顧氏這場最有雅趣。
首先就是地點選的好。江左一連數月無雨,遠近土地龜裂、禾麥無存,顧氏莊園裡卻有一大片翠綠的竹林,如同沙漠中的綠洲,觸目清涼,獨存一派生機。今日的雅集就設在這片竹林中,賓客置身其中已是倍感愜意,主家更以牙席鋪地,座席之中縈繞人工挖掘的淺渠,仿上巳佳節曲水流觴的習俗,中置一盞盞透亮的琉璃碗,盛著玲琅滿目的各色涼果點心、水陸葷腥,隨絲竹之韻緩緩漂流。
僮客皆穿一色白紗袍,抱著水瓮行走在茵茵綠林中,不時以白玉舀向外灑水,維持林間清涼。水霧朦朧之中,峨冠博帶者談笑風生,望之一如神仙降臨。
竹木稀疏處有一間野趣十足的茅亭,亭上懸著一方匾額,上面鐫刻著此地的名字,一般人卻是叫不出來。眾人望著上頭長短不一的橫豎,已經饒有興趣地議論了許久。
前太廟令顧蓀面露得色,指著匾額為眾人解釋,「諸位請看左面的一斷、一通再一斷,若是旋轉過來,是不是一個坎卦右面的一斷兩通,是不是一個兌卦上坎下兌,不正是易經中的節卦」
庾護恍然大悟,撫掌笑道:「水澤節、水澤節,物生水澤之中多有節,正如此處這一竿竿翠竹,顧兄當真是妙思!」
顧蓀一笑,舉起酒盞,慨然道:「妖婦禍國,諸君不畏淫威,進退有據、不卑不亢,卻令其顏面盡失,實乃君子有節也。滿飲此杯,敬諸位!」
眾人一齊舉杯,飲下一觴醇厚佳釀,皆覺精神振奮。
這酒也是顧氏私釀,因釀酒十分耗糧,朝廷自開春後即下令禁止,如今市肆皆不得售。各家關起門來偷偷釀造,味道不見得比從前好,喝起來卻有種別樣的痛快之感一想到謝女收到十幾斛粟之後氣得發瘋的模樣,眾人更覺這酒水滋味甚佳。
顧蓀喝得兩眼迷離,硬著舌頭道:「就是……就是都扔了餵狗,也不……不餵那些賤民!」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