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解?」周文彬緊接著追問。
「意思是說君子要坦坦蕩蕩,不要自欺欺人。要把這樣的品德融入進自己的本性中去,如同人天生厭惡臭味,天生喜歡美好的東西。切不可人前一套人後一套,即時無人監督時,也該做到表里如一。」林清這幾年沒少往書肆跑,很多荀有志解釋表達不清的東西,他都通過其他先賢的集注反覆閱讀而揣摩領會,實在不理解的也會再與荀夫子討論,故而如今對這些四書五經中的字句也能做到基本了解。
周文彬點了點頭,繼續問道:「故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征;征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何解?」
「此句出自《中庸》,意為真誠是不會停止的,不停止……」林清侃侃而談,絲毫不見停頓,反應之敏捷,讓人撫掌稱嘆。
「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下文是什麼?」
「此處出自《論語·為政》,下文是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
兩人一來一回十幾個回合,周文彬所出之題,沒有一個可以難住林清的,基本功之紮實,釋義之精準,竟然是將重要的科舉教材上的文字背的一字不差。
到了這裡,周文彬才終於意識到,眼前這個孩子確實不一般,擔得起荀子才如此力薦。
但凡潛心考科舉的人都明白,世人皆說的十年寒窗苦,一朝金榜題名時,但那已經是對他們而言無比美妙的事情了。更多的人是數十年寒窗苦,一輩子都沒有金榜題時。況且如今的人皆不像現代人那般長壽,能活到六十花甲之年去世都已經算喜喪了。所以讀書人也都心知肚明,若是四十幾歲還考不上去,那就算過了鄉試,會試也很難得中;就算得中也不堪大用——畢竟用不了幾年,搞不好就到了乞骸骨的年紀了,這樣的人除非確實是大器晚成之輩,否則朝廷不會重用。
所以林清如此小的年紀,就能將基礎夯實,無疑是在舉業萬里長征第一步時已遠超同齡人甚多了!
周文彬這才接過了荀夫子遞過去的文章,細細看了過去,約莫一炷香的功夫才抬起頭對著荀夫子道:「子才,你說的不錯,這孩子果然天性聰穎,勤奮刻苦。我看了他的文章,格式上來講沒有大問題,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算是合乎規範。甚至有幾篇文章的破題立意也很有新意。只可惜遣詞造句還是太過平實,引經據典之處太少。這樣的文章想要過縣試也是有幾分難度的。」
聽完周文彬的話,荀夫子不住點頭。問題確實如周文彬說的那樣,林清的文章缺乏靈性,也沒有太多深度。可惜他自己所作的文章也不過如此,所以很難幫助林清再更進一步。
「所以才需要文和加以指點啊!」荀夫子見周文彬話里的意思有所動搖,立即接話道。
周文彬看著林清點了點頭道:「指點是可以。但是拜師卻著實不必。子才兄你也知道,我確實抽不出更多的精力去教導學生。不如每五日來我這邊一趟,我幫他看一番文章,指點一下。你看如何?」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