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試的題目都是皇帝親自出的,每次皇帝的出題也會是滿朝文武關注的重點,因為這代表了皇帝此時的政治主張和想法,當然也是貢士們最好表現自己的舞台,若是文章能入了皇上的眼,不僅殿試的名次更高,以後的官場之路也肯定更穩妥。
殿試的題目唯有一策,題目也簡短,翻譯過來就是一句話:永康帝想問眾貢士,如何治理貪腐?
看到這樣的題目,所有貢士都是感覺心中難安,不知道該如何動手答題。這題目出得太過犀利,若是想歌功頌德一番草草了事,搪塞過去,就怕永康帝看了不高興;若是真的認真作答,未來得罪了朝廷中哪位大佬,那以後的官場還怎麼混?要知道在如今大明的官場上,貪腐之風已經橫行,說是官官相護也不為過。地方上搜刮民脂民膏,然後孝敬京城的靠山;京里的官員再往上孝敬他上面的人。每一個人身後的關係都錯綜複雜,可能你今天動了一個小小的知縣,明天京里就會有調令出來,把你扔到一個犄角旮旯的地方!誰知道如果真的痛批貪腐,掃到了哪個官員這邊,惹得永康帝發難,到時候自己會不會被穿小鞋啊?
這題,實在是不好答啊!
「算了,就這麼答吧!」楊程光想著自己反正都是三甲倒數,答得再差還能差到哪裡去?還不如就直接避重就輕得作答一番,寧可卷子做的差一點,也不要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
像楊程光這樣想的人不在少數,這樣的人都是極快就提起筆開始寫了起來。他們的宗旨就是斥責貪腐,但還是讚揚永康帝治理國家有方,貪腐只是少數,政治仍舊清明,只要善用人才,定然國家大定。這樣的回答,看似中正平和,其實就和沒答沒什麼差別。
只不過文人善於玩弄筆桿子,這樣答了任是誰都糾不出錯處,也是最安全的回答。
而還有一小部分人,則是要麼希望在殿試中能一鳴驚人,要麼希望自己的名次能更上一層樓,所以下筆也更加謹慎,紛紛跪坐在那邊思考起來,遲遲不敢動筆。
林清心中的兩個小人也在打架,腦海中反覆思量取捨了一番,最後決定——照實寫!
永康帝既然能出這樣的題目,自然是對官員們貪腐之事忍耐到了極點,如今這題目公然放出來,就是在訓斥百官。如果這時候還想著溜須拍馬,那麼勢必是拍到馬蹄子上去了。只是這考卷先過的是八名考官的手,批閱之後將前十名呈給皇上,若是給那八位考官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莫說不會進入前十,其他貢士們關於以後官場道路的擔心也不無道理。
所以林清理科生的思維再次起了作用,貪官罵是一定要罵的,但是罵完後該怎麼解決問題?是否抓了所有的貪官,這個經濟體量就能上去了?內部經濟要怎麼拉動起來?是要開邊貿還是海貿?如何防治貪腐?如何健全體制?
將這些列為重點去闡述,而不是單單以攻訐貪官為主題,想必才是更加符合永康帝和眾考官心理的。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