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在十八世紀當神仙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6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這種極品盆景在市面上肯定是買不到的,不是有錢就可以。藝術品就跟古玩一樣,不會在市井流通,只在特定的圈子裡才有。

而且說實話,他們英國來的幾個人自從下船登陸後,就是去上個廁所都有僕人跟著。名為帶路,實際跟監視又有什麼區別?想要痛快地接觸當地人買些東西,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第493章 大清朝的定海城

歐文提出的購買盆景的請求,最終被馬瑀打著哈哈糊弄過去了。

廳里的這幾盆可都是馬瑀的心頭好,收集了半輩子才湊夠的這麼多。遇到重要場合,他都會拿出來顯擺,噢不,是彰顯品味。

極品的盆景傳個幾代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怎麼可能被英吉利紅毛隨隨便便忽悠去。

歐文見對方都顧左右而言他了,便識趣地閉上了嘴,仿佛剛才他只是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

要說他心裡就此放棄了嗎?那當然是沒有,離開定海島之前,總要再試一試。

馬瑀雖然不肯把盆景賣給英吉利的紅毛,但對於歐文剛剛那一手隔空控物的「魔術」還是十分好奇的,又旁敲側擊地問了幾句。

歐文微微一笑,就地取材,拿起桌上的杯子等物,玩起了幾個簡單又玄妙的科學小實驗。

夏青黛若有所思地看著歐文,這一次歐文玩的是真的科學,而不是玄學。

「他好像是在給大清官員的心中埋科學的種子……為什麼?」夏青黛疑惑地抬眸看著歐文,只是對方平靜的臉上根本看不出什麼情緒。

夏青黛是懂,但在馬瑀和張玉田等沒有接觸過科學思維的大清朝土著來說,這就是玄學。

即便最後歐文告訴他們,這就是他們英吉利正在發生的事——科學改變世界。馬瑀和張玉田仍然是半信半疑地看著歐文,但到底沒有再說什麼。

等到宴席結束,馬瑀和張玉田竟一前一後做賊一樣對著歐文坐過的位置拜了拜,嘴裡念念有詞,也不知道在說些什麼。

斯當東對於歐文的行為是頗有微詞的,他聽不懂歐文說的話,對於科學知識亦是一知半解。今日過來的總鎮府的人,就只有歐文一個人最懂科學。但他就是憑直覺認為歐文這樣子做不對,肯定不對。

還好邊上充當翻譯的傳教士不專業,中翻英常常是南轅北轍的意思,要不然斯當東可能會以為歐文想叛國。

從總鎮府出來,一群人又浩浩蕩蕩地往城區去,邊走邊參觀。

定海七月的天,非常炎熱,而且島上還在鬧旱災。

這個夏天降雨量不足,護城河與水庫里的水都快見底了。別看海島的周圍都是水,但那都是海水,無法飲用,淡水資源其實很緊缺。以水稻為生的定海農民,活得十分艱難。

說實話小冰河期的大清,之所以能養活五億的老百姓,除了農耕技術的提升外,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還要歸功於明末傳入境內,現已經全國普及種植的高產量玉米、土豆和紅薯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