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在十八世紀當神仙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0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大清因為閉關鎖國的對外政策,目前與英國在貿易上存在極大逆差。

從十六世紀起,歐洲人就追捧東方瓷器、絲綢和茶葉,其中尤以英國為甚。他們甚至還發展出了自己的茶文化,因此對華夏茶葉的需求量很大。但與此同時,他們又幾乎拿不出可以出口到大清的東西。

華夏的老百姓根本不需要西方產品,就是英國人嘗試將棉紗和紡織品帶進廣州,想盡辦法打GG,也是一樣無人問津。只因此時的大清,還是男耕女織的農業社會,完全可以自給自足。

而像鏡子、懷表、鳴鐘等等小玩意兒,也只有少數的大清貴族會買,市場實在小得很。與大清的出口商品比,完全不成正比。

歐洲的公司面對此情況就很尷尬,為了順利跟大清商人交易,他們不得不先去美洲搞白銀,然後再拿白銀來大清交易。

英國也曾無數次嘗試自己種茶,均失敗了。這一次出使的植物學家們身上就有帶回茶樹和桑樹的任務,如果能學到種茶、炒茶、養蠶、繅絲等技術,那就更好。

為了彌補雙方的貿易逆差,東印度公司最終也想到了好辦法——那就是傾銷一本萬利的鴉片。

所以但凡在這個時期看到開往大清的歐洲商船,那上面運的肯定不是白銀就是鴉片。

拿白銀來交易的正經商船也就罷了,要是鴉片船被夏青黛遇到,那必須要代表月亮消滅他們的。

武器和金銀財寶沒收,鴉片沉海,黑心商人餵魚。

只可惜來的路上沒遇到這樣的美事,讓夏青黛好失望的。

第526章 挖坑太累

秋日午後,斜陽半隱雲層,天空像是被打散的蛋黃,一點暖意都沒有。

幾位衙役的到來,讓原本寧靜的桃花村變得雞飛狗跳。但有十六歲以上、六十歲以下丁口的人家,無不痛哭哀嚎,只因這次衙役是來突擊抓人服勞役的,內容就是給上貢的官船拉縴。

村里人前日才剛聽到港口即將有紅毛番的熱鬧可看,未料這麼快就引火上身了。

拉縴可不是個好差事,純純苦力活,每年累死在拉縴途中的縴夫不在少數。尤其現在還是枯水期,河裡的那點水對於行船根本不濟事。

而且更重要的是,被官府強派去拉縴,所得的報酬是極少的,還不夠他們自己的飯錢。餓著肚子拉縴,不虧掉半條命才怪——能剩半條命回來其實已算是幸運,就怕有去無回,累死在河邊。<="<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