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當年出事前,也曾遞了書信回家,大約是已經決心揭發那曹碩,信中只一味粉飾太平,說了大丈夫生於天地間的忠孝節烈,官家的聖名,百姓的仰賴,卻獨獨沒有提到她們母女的後路。
她到現在都記得阿娘後來收到他出事的消息時,一個人坐在燭燈下,痛哭流涕的模樣。
她還記得小時候父親教他筵作時曾說,女子要寫一手好字,字即風骨,有了風骨,日後才能在世俗洪流中不被人輕視。可母親偏偏要讓她練習女紅,母親說人有風骨是幸事,但並非一定要寧折不彎才是英雄。災荒時節施捨出的一碗稀飯遠遠比太平歲月里贈出去一幅名作更需要勇氣。
她學會了作畫,也練好了蘇繡,可她的風骨沒了,她的勇氣也沒了。
她的母親,一個深閨里長大的嬌弱千金,不得已在大事來臨時操持起了全家的後路。
遣散奴僕,變賣家產,為祖母發喪後又寫信求到程府門上,將她打發到燕京。
阿娘是柔弱的,她扛不起這樣風雨飄搖的李氏,也無法面對父親去後的閒言碎語,逃脫仿佛成了她唯一的選擇。
她的家散了。
那時候,少甯從心裡是恨過父親的。
男人的心太大了,太平歲月里裝著嬌妻美妾,你不會是他的唯一,可一旦風雨晦暝,便什麼也顧不得了,只奔著那一腔熱血去了。
若朝廷後來沒有為他平反,她難以相信,她一個罪臣之女,如今過的又會是怎樣的日子。
程老夫人年紀大了,能撐到現在實屬不易,又囑咐安撫了她幾句,便由秦嬤嬤攙著回了寒山院。
宋嬤嬤進來道:「姑娘,廚上做了幾樣小菜,也溫著碧梗粥,奴婢端上來,您多少吃點。」
少甯說不了,「方才吃了些點心,現下也不餓。」又讓嬤嬤準備熱水,她要洗個澡。
宋嬤嬤道:「自入夜,廚上就留了炭火,水是一直溫著的。」
同素瓷一道提了滿滿一桶進稍間,為她散了髮髻,褪了衣衫泡在桶中。又另舀了些熱水到小桶內,勾兌好了,輕輕為她浣發。<="<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