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孟武棟一口氣和秋華年進了八百條高粱飴,還沒到下次提貨的時候,秋華年此前尚不知自家高粱飴已經賣進了宋舉人府里,出現在了桃花宴上。
他笑著說,「多謝太太照顧我們生意。」
宋太太欣賞他既笑臉待人又不卑不亢的態度,對他說,「宴上有好幾家人問我這高粱飴叫什麼名字,從哪裡買的,我都讓下人告訴他們了,以後怕是要辛苦你多做些糖了。」
雖然宋太太辦桃花宴的本意只是請同鄉的親眷們樂一樂,但宋舉人的身份畢竟擺在那裡,漳縣許多有頭臉的人家都會想辦法托關係,讓後宅家眷來參加桃花宴與宋太太結交。
這場桃花宴後,秋華年做的高粱飴的知名度將不再局限於清福鎮附近,而是會傳遍整個漳縣,如果打好渠道,銷量應該會迎來一個猛增。
宋太太說了一會兒後,把話題轉到九九身上,「昨日清荷意外失足落水,幸好有九九在旁把她救了上來,我心裡喜歡九九這個孩子,想送她些衣服首飾,誰知她一概不要,說家中兄長教導不可無功受祿,連昨日落水後給她換的乾淨衣裳今早也脫下疊整齊放好了,我實在沒辦法,只能請你這個當嫂子的勸勸她了。」
秋華年略微挑眉,聽出了宋太太話里的意思——無論如何,昨日之事宋家的官方口徑只有「失足落水」。
秋華年沒有探究其中真相的想法,他們家和宋家的身份差距太大了,這種隱秘之事還是躲得越遠越好。
九九謹記杜雲瑟的教導,沒有貿然收下宋太太的禮物,但這樣反而會讓宋太太不放心,不如說清楚後收了謝禮,把這件事了結。
秋華年笑著摸了摸九九的腦袋,對宋太太說,「我代九九謝過太太了,我家雲瑟一向教導孩子要嚴謹守禮,九九年幼,記著兄長的話,難免緊張了些,還請太太不要見怪。」
宋太太笑道,「哪裡會怪她,我就喜歡這樣聰慧又知禮的孩子,以後還想經常接她來府上陪我打馬吊牌呢!」
「你怕是還不知道,九九昨日可在桃花宴上得了個頭籌!」
宋太太見秋華年鬆口,讓春水去後面取準備好的謝禮,是兩匹顏色鮮亮適合年輕人穿的提花緞,一匹丁香色,一匹楊妃色,還有一套小女孩戴的珍珠鎏金的頭面,一隻水頭不錯的玉鐲,一包紅布包著的銀子,看大小怕是有五兩。
秋華年看見這樣的厚禮,理解九九為什麼不敢收了,這些東西少說值個十五兩,都夠在杜家村蓋一院磚瓦房了!
「我這兒來不及趕針線,索性送兩匹料子,看九九喜歡穿什麼樣的,就做什麼樣的。」
見秋華年想推辭,宋太太又說道,「這是救命之恩,我這個大姑準備厚禮是應當的,何況這事情有些奇處,也該為九九壓驚。」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