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秋華年手頭有本金,有人脈,有能夠完全信任的人幫忙,他甚至可以自己在襄平府開一家紅腐乳坊,親自做這個買賣。
可惜這些他都沒有,除了沒本錢外,家裡一共也就四個人,杜雲瑟重心要放在科舉上,九九和春生都還是小孩子,秋華年自己身體狀況堪憂,根本忙不過來。
所以他現在最差的選擇,只能是挑一家有意願的人,在合理價格範圍內把方子一口價賣掉。
不過昨晚和杜雲瑟聊完襄平府祝家的嫡長孫祝經誠的事後,秋華年又有了一個新的想法。
以祝家的財力和產業範圍,本身不會對一個紅腐乳方子有太大興趣,祝經誠買方子是想藉機與杜雲瑟交好,而杜雲瑟認為此人是可靠之人,秋華年自己也對祝家兄弟印象不錯。既然如此,他說不定可以試一試「技術入股」的模式。
一口氣得到五六十兩銀子確實非常令人心動,但還是細水長流、源源不斷的收益更穩定可貴,杜雲瑟要科舉、自己的病要像無底洞一樣花錢,一家人還要過好日子,秋華年必須未雨綢繆,多弄一些能長久進帳的資產。
祝家這樣本身財力強大,不會為一個紅腐乳坊的部分利益就動歪心思,且家風不錯、繼承人品性極佳的襄平府當地豪族,是最好的合作對象。
祝經誠以合適的姿態拋出了橄欖枝,秋華年覺得可以換個方式接下來,這樣黑紙白字寫好契書後有來有往的合作,未來也不怕有人說閒話。
秋華年把自己的打算告訴杜雲瑟,杜雲瑟自無不可,以方子入股做買賣,華哥兒就不會那麼累了。
中午和舒家一家人以及黃氏姐妹吃過飯後,杜雲瑟回了祝經誠送來的帖子,請他詳敘紅腐乳配方之事。
祝經誠欣然赴約,為了聊天時更有話題,他把在家中書房愁眉苦臉的弟弟祝經緯一起帶上了,祝經緯高興不已,就差原地起跳了。
幾個人約在貢院附近的一家書肆見面,這家書肆也是祝家的產業,一樓售賣各種閒書、雜書,二樓擺放經史子集和科舉用書,後面的院子設置成茶室,裝潢典雅精緻,常被讀書人們免費借來舉辦一些清談和詩會。
祝家雖然因為商賈身份導致子弟們無法科舉,但他們以書坊書肆發家,不比尋常商賈,歷代家主都非常重視對後代們對教育,連祝經緯這樣受寵的幼孫,每日也得悶悶不樂地去書房讀書。
正因如此,祝家對讀書科舉的學子們一向非常優待,祝經誠幾次三番試圖與杜雲瑟交好,除了看中他的潛力外,也有成長環境造成的影響。
比起大哥的玲瓏穩重,祝經緯就跳脫多了,他搖著扇子,一進門就連聲道,「咱們來這不自在的地方幹什麼?要我說,就該好好去春意樓上擺一桌酒席,叫幾位佳人作陪,聽著絲竹小曲好好慶賀一番,大哥也忒小氣!」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