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星實驗出紡毛線的方法後,秋華年給了他二兩銀子的獎金,讓他專心把自己家裡的棉花和買來脫脂處理過的羊毛紡成毛線。
胡秋燕和魏榴花從中嗅到了機會,各自買了一架紡機,帶上禮物找夏星學習紡毛線的方法。
胡秋燕家自己就種了棉花,留下的棉花除了做新衣,全都紡成了毛線。
魏榴花沒有原材料,用的是秋華年家的,她幫秋華年紡毛線,不收工錢,請秋華年織毛衣的時候,給自家的柚哥兒也織一個。
幾個人一起做工,毛線紡得快,冬日不怎麼出門,毛衣也織得快。
秋華年索性玩了個花活,用天然染料和買來的明礬給一些毛線染了色,織了一頂活靈活現的虎頭小帽。
柚哥兒身體養的壯實,戴上虎頭帽在院子裡跑起來,活脫脫像一隻小老虎。
他如今走路走得很穩,不知是不是小時候沒力氣一直躺在床上躺膩了,現在是能跑就不走,能走就不坐,魏榴花常既欣慰又無奈地笑著說,她活這麼大就沒見過這麼皮實的孩子。
秋華年想給毛線多染一些顏色,可惜能直接拿來用的天然染料有限,顏色的深淺和偏色也不好控制,只能等日後找到專業的染坊解決。
最後秋華年只染出了紅色、黃色和深藍色的毛線,顏色不是很均勻,但織成毛衣從遠處看也看不出來。
葉桃紅和秋華年學了怎麼織毛衣,織了一件貼身穿的打算找人送到邊關給寶義,夏星也給去服徭役的小叔子云雷織了一件。
秋華年惦記著吳深,吳深年紀不大,家裡出事前一直是錦衣玉食的小將軍,今年一個人在邊關過年,日子恐怕過得不是很舒服。
秋華年和吳深只有一面之緣,但對吳深印象很不錯,這大半年裡,吳深一直和他們保持著書信來往,給他們說了不少邊關的消息。
秋華年索性給吳深也織了一件毛衣,又請魏榴花出手,用厚厚的棉花做了襖子和棉鞋,最後把家裡的烤棗、紅腐乳、甜梨罐頭等農產品收拾了一些,湊成一份年禮,托萬事鏢局的人送給吳深。
古人有送年禮的習俗,秋華年比照著樣子又準備了五份,分別送給宋舉人、王縣令、黃氏姐妹、舒華彩夫妻和祝經誠兄弟。
這些年禮都是自家出產的東西,只是一份心意,沒有因為收禮人身份的高低就有所不同。
過了一些日子後,秋華年陸續收到了他們的回禮。
王縣令送來的除了一些慣例的過年用的東西,其餘都是紙筆和書籍;宋舉人家的應該是宋太太準備的,是四身尺寸什么正好合適的綢緞衣服,一家四人一人一身,遲清荷跟著杜雲瑟讀書,這禮是應該更厚一些。
黃大娘和黃二娘應該和鄭家夫妻商量過,兩家人送的東西是一個類別,但沒有重樣,襄平府離海比較近,他們送了一些干制的海貨,過年的時候端上餐桌可以嘗個鮮。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