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畝農田裡十畝上等田,二十畝中等田,全種的是水稻,這幾年平均產糧在五十石,也就是差不多五十兩銀子。
五畝梅樹林的梅樹都在盛果期,夏秋時節,產的梅子總共能有四五千斤,也有五十兩銀子。
莊子上的佃戶們可以免費住莊子上的房舍,種地不用掏種錢和肥料錢,一年分二成的收益。
也就是說,這一個四十畝的小莊子,每年能給蘇信白賺七八十兩銀子。
而據蘇信白所說,他的嫁妝里這樣的小莊子有十來個,大莊子有三個,還有一些鋪子、銀樓和酒樓,光是產業,每年的收益就在幾千兩上了。
這些嫁妝有一半以上,是祝家出的,送給蘇家轉了個手,成了蘇信白的家底。
為了娶從二品大員家的哥兒,祝家無疑大出血了。但他們也得到了足夠的好處,有本州的布政使做親家靠山,在遼州的生意是越做越大。
秋華年第一次聽到,難免想到自己的兩斗高粱,笑著搖了搖頭,也沒有過多放在心上。
靠著一家人的努力,他會把家裡的日子越過越好的。
秋華年很快看完了帳目,心裡有了底,抬眼看站在地中央的老鄧頭。
老鄧頭原本很放鬆自信,被秋華年這麼看著,心裡逐漸打起了嘀咕。
這位哥兒也不知是什麼來歷,之前沒聽說過,不會看出什麼來了吧?
「華年,可有不妥?」蘇信白問他。
秋華年搖了搖頭,對老鄧頭說,「你們先去後面坐坐吧,待會兒有事再叫你們。」
老鄧頭看著秋華年挑不出一點毛病的笑容,心中更加忐忑了,管了十幾年莊子,第一次手心冒汗。
老鄧頭幾人被巧婆子領到後面罩房喝水休息,秋華年才給蘇信白指出莊子的問題。
「莊子的上田和中田的產糧量,雖然分開記了,但用肥量卻是一樣的,這不符常理,虛報的肥料錢的去處必有貓膩。」
「其次,莊子種水稻和梅樹之外的五畝地,不可能全是房舍,應該還種了蔬菜,養了雞鴨豬羊等家禽家畜,可收益也沒有記在帳上。」
「這帳目不全,按我估算,一年被隱掉了二十來兩銀子。」
蘇信白皺起好看的長眉。
他倒不在乎這點銀子,可這莊子是他以為沒問題,才挑出來交給秋華年的,現在發現不對勁的地方,讓他臉上有些難堪。
蘇信白抿唇,「我不太善於經營管理家業,出嫁之前,只粗淺學過一些,每年看莊頭和管事們對帳,大抵對得上便罷了。真沒想到,裡面還有這許多門道。」
秋華年笑道,「這些東西,不在村里生活過,也沒幾個人知道,莊頭做的巧妙,不怪你沒看出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