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狀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4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就連最上乘的海鮮也沒有這種鮮美!

吃過加了蚝油的菜,此前吃的那些菜瞬間黯然失色。

有些愛吃的人忍不住勸秋華年,希望他能把這蚝油做成生意。

秋華年笑眯眯的打著太極,沒有否認,但也沒有答應。

既然要飢餓營銷,那就得一開頭就把胃口吊足了。

秋華年不鬆口賣蚝油,反而會讓今日品嘗到美味的人更加念念不忘,將它當做新奇珍貴的體驗,口口相傳出去。

這和現代那些外國奢侈品走的是同一個路子,明明能做許多,但就是要限量,就是要限制身份購買,讓人們趨之若鶩的追求溢價商品。

與那些華而不實的奢侈品相比,秋華年的蚝油至少用量紮實,也實實在在的好吃。

吃過午宴,撤了桌子,賓客們又在院裡閒聊遊玩了一會兒,申時之後才陸續告辭離開。

秋華年已經累得站不動了,讓金三他們看著收拾院子,自己脫了外面衣裳,半倚在炕上看今日收的禮。

上門來赴宴的人送的禮比之前厚許多,種類五花八門,有香料,有綢緞,有屏風擺設,還有名貴的筆墨紙硯。

所有禮物加起來,價值超過了辦宴的花費。

不過這也意味著以後他們宴請秋華年,秋華年也得帶差不多價值的禮物去。

許多人家都是把收到的禮物收起來,需要時再拿出來送給別人,只起一個中轉作用。

家裡讀書人多,秋華年把筆墨紙硯拿出來用,再留了一個精緻漂亮的蘇繡炕屏擺在炕上,其餘的都收進了庫房裡,妥善保存起來。

不出秋華年所料,蚝油的名字,短短几天就傳遍了襄平府上層圈子。

在秋華年的有意推動下,它一時成了瓊漿仙露的代名詞,沒有吃過,簡直是人生一大遺憾。

許多人明里暗裡給秋華年遞話,希望能討要一些蚝油,有的人甚至神通廣大的找到了那日的主廚黃大娘,想從黃大娘口中探聽風聲。

因為秋華年明說了蚝油是哪兩個字,還有的人試圖用生蚝來仿製。

但他們中真正吃過宴會上菜品的都是少數,更沒有一個人見過黑色粘稠質地的成品蚝油,怎麼可能仿製得出來。

只能徒勞的浪費材料,始終不得其法。

就這樣發酵了十來日,遞上門的帖子越來越多,秋華年終於「勉為其難」的鬆口了。

他拿出五十兩銀子的積蓄,在襄平府繁華路段買了一間四十平左右的鋪子。

商鋪比宅子貴一些,好地段的商鋪更是難買,但聽說秋華年要用鋪子賣蚝油,許多家資豐厚的人直接上趕著要賣給他,只盼他早點開起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