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狀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4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秋華年不著急,又花二十兩銀子,在府城偏僻的地方買了一座小院作蚝油工坊,同時與一家在宴會上聊得不錯的,在海邊有大漁船的商人約好大批量購買生蚝。

這七七八八的花下來,家裡儲蓄的銀子沒了大半,但秋華年也終於有了自己的產業。

鋪子和院子的所有權自然是秋華年的,這點裕朝的法律不會管。

秋華年讓金三象徵性的把這兩個地方從自己手中租下來,以他的名義開鋪子和工坊,但金三的身契又在秋華年手裡,所以產業實際上一直屬於秋華年。

這樣就規避了商戶的問題。

其實裕朝法規允許奴僕經商,本就是開給達官貴人們的後門。

只有普通人會受到商戶的限制,哪怕經商發達了,也世世代代脫離不了商戶的身份。

院子買下,原材料也到位,正式製作提上日程。

製作蚝油的第一步是把生蚝肉從殼裡取出來,然後用刷子刷的乾乾淨淨,讓上面沒有一絲黑色雜質。

這是所有步驟中最耗時,最耗人工的,秋華年雇了幾個有擔保的、住在附近的人做這個活。

接著把生蚝肉切碎,放進鍋里加水加鹽熬煮,熬煮上數個時辰,生蚝肉會漸漸縮小,鍋里的液體變成深褐色的粘稠物質。

到了這一步,鍋里的已經是最簡單的手工蚝油汁了,但拍攝過蚝油製作視頻的小卷王秋華年自然不會止步於此。

他在現代,一向是以卷聞名,能做到極致的絕不敷衍,才在人才濟濟的生活區里殺出一條血路。

雖然古代沒有味精能加進蚝油里增鮮,但其他香料並不少。

秋華年按照記憶寫了能配齊的香料方子,實踐調整了幾次,確定了最好的配比。

這第三步,就是把香料熬煮成汁,與過濾出來的蚝汁混合在一起,重新放進鍋里熬煮濃縮,直到成為半流不流的質地,再起鍋裝瓶放涼。

與紅腐乳一樣,整個配方的精髓與不傳之秘也在香料配比上,只要無法破解香料方子,哪怕照貓畫虎的學去其他步驟,也復刻不出一模一樣的美味蚝油來。

秋華年吃一塹長一智,在高粱飴配方泄露後,更加注重自己產品的「獨特性」。

這個獨特性不只指產品本身,也指外在的附加價值。

比如身份加持、比如捆綁銷售、比如飢餓營銷,比比皆是。

秋華年現在是皇帝親封的鄉君,不必擔心因此得罪人,遭遇不好的事情了。

遇到不長眼的,實在不行,他就往後一躲把聖旨供出來。

第一批蚝油做好後,秋華年買下的鋪子也簡單裝修好了。

他翻開曆書,選了一個宜開張的黃道吉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