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走出李府大門,王引智後退半步,拱手道歉。
「賢弟今日因我受這無妄之氣,實在叫我慚愧。」
如果不是他沒有底氣,專程上門請杜雲瑟同行,杜雲瑟今日原本不會來。
杜雲瑟淡淡搖頭。
「錯不在你,在李睿聰。趁這次機會讓蠢蠢欲動者認清現實也好,免得日後鬧到華年面前,惹他不高興。」
提起秋華年,杜雲瑟的神情一下子柔和了,就像從雲上回到了人間。
王引智喟嘆,「賢弟如此年輕有為,還能不忘本心,實在叫我佩服。」
「好在這次席上,我與同知大人家的大公子說好了,給他家明年打算考童生的小少爺做幾個月先生,一月六兩銀子,總不算白來。」
杜雲瑟點頭,「恭喜王兄。」
王引智笑了,「有了進項,我總算安心了。回頭接家人來襄平府,安頓好了請你們小酌幾杯。」
……
杜雲瑟在本次鄉試經魁李睿聰家宴上的驚人之舉,過了兩三天才傳入秋華年耳中。
還是他去秋記六陳鋪子巡看,聽買東西的顧客議論的。
那日宴會邀請了諸多賓客,事情涉及解元和經魁,又有世人最愛聽的愛恨情仇糾葛,流傳得很廣。
民間百姓普遍嫉惡如仇,不齒李睿聰這樣的一朝中舉就言行大變的負心人,為杜雲瑟叫好。
士人中卻有不一樣的聲音。
一些發跡後如李睿聰一樣撇開發妻,另尋可意人的,覺得杜雲瑟連同自己一起罵了進去,心中不忿;一些自認為擅長權衡周旋、深諳為官之道的,覺得杜雲瑟年輕氣盛,過於清高和衝動。
「好歹是同鄉同榜,何必這樣當眾鬧僵?就他不忘本心、愛重夫郎不成?」
「年少有才,就是容易清高。自古男子納妾天經地義,他現在是還年輕,和夫郎正熱絡著,過個幾年就明白了。」
「官場可不是一個人能闖蕩的,一下子得罪了這麼多同鄉舉子,日後有這位杜解元後悔的。」
……
隨後幾天,有好事者找了個機會,問秋華年怎麼看這些說法。
秋華年笑了笑,看向他的腰間。
「你怎麼沒配把劍呢?準備得不夠啊。」
對方明白過來,臉上滿是羞惱之色,搪塞了幾句便匆忙離開了。
很快,府城裡就流傳開了秋鄉君和杜解元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一樣的「不合時宜」、「以武服人」的說法。
秋華年背地裡對杜雲瑟叫委屈。
「他們太冤枉我了,我哪有那個力氣?」他伸手比劃了一下,「我連張紙都砍不開的。」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