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狀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4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三年一屆的會試又稱春闈,全國各地的舉子和國子監的監生都會趕赴京城貢院參加考試,期待自己杏榜有名,從此出仕做官,平步青雲。

功名考到了舉人,家境都不至於太差,至少買得起馬車,大幾千位參加春闈的舉人在二月初九清晨坐馬車趕赴貢院,造成了天還沒亮街道上全是馬車的奇景。

秋華年他們住得近,出來得早,一路上沒有堵車。

秋華年揭開一點車簾,看著外面寬闊的街道上數不清的馬車,感慨道,「難怪閔山長給的注意事項里,再三強調要早出門,小心別被堵在路上。裕朝居然有這麼多舉人!」

到了舉人這一步,有田地有身份有免稅,好好經營幾年手頭都不會太拮据,沒有經濟壓力,再往上一點就能板上釘釘地做官,大多數人都不甘心放棄。

但每屆會試固定取貢士三百人,幾十比一的錄取率,想考中一點也不容易。

一屆又一屆沒考中的舉人積壓下來,造成了會試時滿街都是舉人的盛況。

不到一刻鐘,兩輛馬車便來到了貢院大門外。

杜雲瑟走下馬車,反手把秋華年也扶下來。

貢院門口聚集了許多人,十幾個大燈籠照著外場,穿著統一青色衣袍的小吏走動維持秩序,一切亂中有序。

天邊露白,已經到了入考場的時候。

柏泉把裝著考試物品的籃子遞給杜雲瑟,當著許多人的面,杜雲瑟只是輕輕捏了下秋華年的臉。

「華哥兒回去睡吧,我們三日後見。」

他語氣平靜如常,仿佛不是去參加科舉最重要最艱難的一關,而只是出門小游幾日。

秋華年低低嗯了一聲,「三日後見。」

他看著杜雲瑟的衣角隨轉身劃出弧度,背影漸漸融入由舉人組成的考生的洪流。

……

杜雲瑟和王引智先隨指引來到遼州舉人聚集的區域,他們要在這裡統一驗明身份,才會被統一引入考場。

古代沒有照相和人臉識別技術,確認考生身份,需要經過查看官府文書、同鄉互認、浮票比對三個步驟。

所謂浮票有些像現代的准考證,上面會記錄考生的籍貫,姓名,年齡以及容貌特徵,進入考場前會有專人比對考生和浮票上描述的異同。

杜雲瑟的浮票是在襄平府便辦好的,上面加蓋數個官印,杜絕偽造。

浮票為巴掌大小的一張紙,中間寫著考生姓名,左邊寫考生籍貫,右邊則是年齡,身高,容貌等個人特徵記錄。

杜雲瑟的記錄為「年二十一歲身高大面無髯無痣無胎記」。

秋華年當時看過後,樂不可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