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狀元郎棄子逆襲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用完飯,高明達主動去西頭老屋看望侄子侄女。

高明達進門時,高暖正在穿針引線,高昭在抄書,俞慎思在一旁磨墨。這段時間《刑律案蹤》又有人問起,呂大郎便請他再抄幾本。

高明達瞧見院子裡景象,變化比祠堂還大。屋頂和門窗都修繕過,院子整齊乾淨,原本荒廢的小菜園全都種上菜,長勢喜人。牆角處還搭了個葡萄架子。偏屋門前石頭上曬幾張裁剪好的鞋底,等著晾乾就能納。和正月里一天一地。

俞慎思透過窗戶先看到高明達進來,放下墨條喚了高暖和高昭。

三人走到門前,高明達笑著近前,很自然地揉著俞慎思的腦袋問:「還記得三叔嗎?」

俞慎思朝旁邊退一步,躲開高明達的手,搖頭表示不記得。

高明達微微蹙眉,這麼大孩子該記人記事了,不過幾個月未見,竟然都不記得。自家那個小丫頭還沒他大的時候,半年前見的人還能認得。他又指了指身後高曠,見俞慎思依舊搖頭,心中疑惑:這孩子莫不是年前發燒燒傻了?

小時候就不是聰明孩子,什麼都比別的孩子慢,一歲半才會走幾步,快三歲才會喊爹娘,年前病一場又雪上加霜,長大估計也是憨頭憨腦。

高暖姐弟喚了聲:「三叔,堂哥。」

高明達走進屋內,掃了眼四周,雖依舊簡陋,卻比之前好不是一點半點。看到臨窗的書案上筆墨紙書,走過去看了眼。紙上之字挺拔大氣,工整利落,沒有一字塗改。小小年紀能寫出這樣的字,可見下了苦功夫,練了千百回。

幾個子侄中,只有昭兒讀書最好,年僅九歲便考了童生,是高家下一輩中翹楚,可……

高明達想到大哥說的事,心中不忍,這麼懂事的孩子,養在老家便是了。他拍著高昭背誇讚道:「沒有師長管教還能不荒廢學業,可比你幾位堂兄弟強多了。」

高昭忙道:「三叔如此誇讚,侄兒無地自容,讀書本就是侄兒該做之事。」

高明達笑著又關心地問了幾句,最後囑咐他好好讀書,囑咐高暖照顧好兩位弟弟,便離去。

走到村中路口,高曠疑問:「侄兒瞧紙上印的是『益文書肆』字樣,約莫是抄書換錢。爹不是差人給他送米錢嗎?」

高明達避重就輕,笑著回道:「他抄書既能多讀書又能多練字,如今不去學堂,這樣豈不更好?」

高曠沉思須臾,還是覺得哪裡不對,但是又理不出頭緒,回頭朝老屋看了眼,院門已經關上。

祠堂修好了,《千字文》學完了,也到了農忙時節。

臨水縣的氣候一年兩熟,稻麥輪作,沒有現代化機械,農忙真的是忙,特別在天氣不好時村人沒日沒夜搶收。白天村子裡幾乎空了,連老人孩子都到地里幫忙,俞慎思的三個小學伴這幾日都沒過來。小課堂卻沒有停止,高昭開始教幼弟《三字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