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策艱難啊!」夏閣老感嘆,「江原省那邊還鬧出了府學、州學、縣學學生罷課聚眾鬧事情況。此事不儘早解決,只會愈演愈烈,屆時百姓和士紳們鬧起來,此策就推行不下去。」
試行不能成功,以此為例,就莫提在其他省推行了。
夏閣老嘆了聲。
高明進亦是跟著惆悵,他豈會不知,這次試行只能成功,否則最後鬧出來的所有事,罪責都落到他的頭上。
他感嘆道:「如今還是要派個辦事手段雷厲的官員前往,壓得住才行。」南安省之所以相對順利些,就是因為秦耀先的雷霆手段。
想到秦耀先,這個郭閣老的門生,衡王的人,高明進眉頭輕輕皺了下。
他本以為秦耀先不會專心辦事,以此讓此策廢止,卻不想他還真心辦事。這不符郭閣老之心,他隱隱有些擔心。
夏閣老只當他是愁江原省的事,說道:「是該儘早安排個鎮得住的人過去。不如高侍郎隨老夫現在去面見陛下,陛下此時想來也在想著此事。」
高明進略一沉思,「閣老請。」二人轉身朝宮門去。
第121章
勤德殿中,太子、衡王、郭閣老和吏部尚書蔡騰皆在,正在商議江原省新策推行之事,欲調派哪位官員過去主持。
夏閣老和高明進覲見也為了此事,皇帝便詢問他們可有合適的人選。
夏閣老與高明進在過來的路上已經商議,地方上和朝廷中的人盤了一遍,倒是選出了一位。
夏閣老回稟道:「臣倒是認為有一人較為合適,吏部侍郎湯逢春。」
他給出理由,湯逢春曾在地方任過學政和知府,又曾於戶部任職,後調入吏部,庶務熟悉,辦事也很有策略。江原省新策推行艱難,和地方的士紳地主作亂有關,也與地方的官僚懈怠脫不開干係,派他過去最為合適。
皇帝意味深長地朝高明進瞥一眼,說道:「衡王推薦河西省巡撫葉旭陽,葉旭陽有平亂安民經驗。太子推薦東原省魏軔,魏軔在東原省的政績也是有目共睹。夏愛卿認為這二人如何?」
既然各有推薦,那就相互-評一評吧。
衡王推薦的葉旭陽是太子的人。
江原省現在就是塊難啃的骨頭。衡王推薦太子的人,目的是把這個難題推給太子。南安省的秦耀先是衡王的人,現在南安省尚且算順利,若是江原省這骨頭太子的人啃不下來,兩廂一對比,可就不好看了。若是啃下來,最後於他衡王也有利。<="<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