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捨得?
不可能。
皇帝對這位年輕臣子的確偏寵一些,還不至於捨不得將人外放。陛下這麼多年寵信的臣子亦有之,沒見一個不捨得,甚至故意外放出去歷練。
第130章
朝臣們對於蔡騰的推薦的人都沒有什麼異議時,高明進出列。
他神色緊張地回稟道:「啟稟陛下,俞修撰的確是合適人選。但其上有病父需侍奉,下有身懷六甲妻子要照料。孝義皆不能顧全,後顧之憂重重,臣認為非最佳之選。」
皇帝眉頭蹙了下。
大盛以孝治國,如此情況,高明進又出口維護,原本有想法的朝臣,暫時保持沉默。
陳御史卻對這套說辭不贊同。他與高明進積怨日久,也知曉高俞兩家關係,高明進越是維護,他越不讓其如意。
他義正辭嚴地駁道:「身為臣子自當國事為重,豈能因私事誤國事,本末倒置。」
高明進亦有理有據地辯道:「為子者孝,為臣者忠。子不在側難盡孝,臣不遠任亦可盡忠。俞修撰入京數載,勤懇公務,獻策安邦,不是盡忠?
俞修撰素來溫厚仁孝,為官多年未能於雙親膝下盡孝,已是憾事。如今俞家父母入京不過一載,俞父常年有恙,陳御史是欲奪為子者盡孝之義?
讓俞修撰丟下病父和孕妻遠赴西北,其豈能全拋一片心於公?我大盛人才濟濟,又豈是非俞修撰一人不可?」
這話已經是明晃晃地維護。
原本對高明進和內侄關係存疑之人,此時自我懷疑了。
皇帝也打量起高明進。
陳御史一時間想不出更站得住腳的話反駁,質問:「高侍郎是有什麼更好的人舉薦?」
高明進頓住,更好的人,朝野他是找不出來了。
那孩子自小聰慧,六年苦心,豈是旁人隨意能取代。
皇帝心中也在掂量此事。
旁邊的白堯,朝御座之上瞄了一眼,又看向高明進,手指下意識地輕輕點了幾下朝笏,此時出列回道:「啟稟陛下,臣倒是有一個合適之人舉薦。」
皇帝素來愛才惜才,聞言眉頭微展,「何人?」
「翰林院編修程宣。」白堯稟道,「程編修隨俞修撰學習了解西北諸事數年,對西北各部史亦有一定研究,臣數次聽聞二人探討西北事,頗有見解。程編修文武兼備,臣以為可為上選。」<="<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