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總認為趙寧兒這種高門大戶出身的女兒,從小嬌生慣養,該養尊處優,十指不沾陽春水。趙寧兒和她說過幾次自己從小在軍營長大,亦是習武之人,不是閨閣弱女子,但盧氏沒聽進去,她也不再解釋。
她笑了幾聲,哄著盧氏道:「兒媳知曉,這次程大人的妻兒也過去,兒媳也有個伴,不會隨夫君在外奔波了。」
「那就好,程家的一雙兒女和珏兒差不多大,小的也能做個伴。」
在一旁擺弄布偶的珏兒跑過來嘟著嘴抱怨道:「珏兒好久沒見程哥哥和程妹妹了,都想他們了。」
「半個月前不是剛見嗎?」盧氏撫著孫女的臉蛋哄道,「不過,很快又能見到,還能經常一塊兒玩呢!」
「太好了。」珏兒高興拍手叫道。
就在次日,珏兒就如願了。程宣過來與俞慎言商議去西北之事,其夫人攜一雙兒女過來同趙寧兒敘話。
二人以前待字閨中之時就相識,只是不太熟。如今她們夫君關係近,二人關係也親近。加上各自的孩子又差不多年紀,身為母親聊的話就更多了,成了閨友。
-
三月初,俞慎言一家三口和程宣一家四口,再加上兩位屬僚和隨從護衛,一行人浩浩蕩蕩出發前往西北。
次日春闈放榜,小久和白清晏去湊熱鬧,回來時小久給俞慎思說,他和白清晏從會元那裡討了不少喜錢,準備送給同窗。
這是走俞慎思當年的路子,俞綸笑著打趣:「你小叔叔是三元及第,讓他多送你些不就成了?」
小久搖頭,「當年新科的會元和狀元更靈。」然後請俞慎思幫忙,到時候向新科三鼎甲多討要喜錢。
四月殿試放榜,傳臚大典上,俞慎思瞧見了今科三鼎甲,都是與年輕人。不由感慨,真是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換舊人。
恩榮宴,朝廷表示對文人器重,俞慎思這個大盛唯一大-三元被安排過去。他藉此機會硬著頭皮向今科三鼎甲討要喜錢,把三鼎甲搞蒙了。
他笑著解釋道:「都是家中小侄兒鬧得,說諸位的喜錢靈,以後帶在身上提筆文如泉涌,本官這就厚著臉皮當面討要來了。」
「俞大人言重了。」狀元郎摸了下身上,並沒有帶銀錢銅板,便取下了腰間佩玉相贈。榜眼身上帶了不少銅板,探花也沒隨身帶錢,倒是帶了幾枚海外金幣,很闊氣的全都給了俞慎思。
小久愛不釋手,除了玉佩,將銅板和金幣分了幾份,送給今年準備院試的同窗,還特地留了一份,同其他禮物一起,差人送給臨水縣的俞慎初小堂叔,遙祝他秋日院試高中。
這兩年吏部改革,京官和地方官考核皆有變動。今年是翰林院三年一考核,上一科的狀元萬緯留在翰林院,官職未變。聞雷也留在了翰林院任編修。
夏寸守沒什麼變化,任戶科都給事中,位卑權重。這幾年戶部事務多,他也繁忙,又因性子耿直,沒少因為公務和戶部官員硬剛,半數官員被他彈劾過。
有官員知道俞慎思與他是同窗好友,關係近,拐彎找到俞慎思,讓俞慎思幫忙勸勸。俞慎思可不干,他自己都擔心某天出了什麼岔子,被夏寸守在皇帝那裡給彈劾了。讓他去勸,不是讓他朝槍口上撞嗎?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