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宋市井人家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一個大木桶用來放煮好的麵條,三個大陶盆用來盛放炒好的澆頭。

再就是粗陶碗和筷子。

這些簡單,銀哥兒尋到陶坊,撿人家燒壞有瑕疵的碗低價買了五十個,用稻草一捆拎回家。

炊具準備停當,宓鳳娘還特意洗了一個面口袋:「盞姐兒,開店可不能沒幌子。」

幌子便是招牌,

來到大宋葉盞才發現街上並不是千篇一律的簡單招牌,

各家商鋪爭奇鬥豔,用盡巧思吸引顧客:

鏡子店門口一串小鏡片做成寶塔風鈴狀,太陽一照,鏡片到處反射波光粼粼;

賣剪子的門口掛一柄一米高布包縫製的剪子造型,黑色大剪子栩栩如生,讓人兩里地都能看到這就是剪子店;

大酒樓門樓用五顏六色的彩紙紮成各色綠葉鮮花,講究些的直接用綢緞紮成牡丹花,讓人移不開眼睛;

鞋子店「各色鞋履」下畫一雙大靴子;

屠夫家門口豬尿泡像一串透明氣球一樣飄滿半個天空,風一吹便隨風飄動。

葉盞這小小的攤位也免不了要做些營銷手段。

大哥提筆幫忙在幌子上寫字:「葉二姐炒麵」。

再請葉璃畫了一張碩大的畫,共有三碗面,

面上分別鋪陳臊子、紅燒肉、和魚排,

各種鮮艷顏色五彩繽紛,吸引眼球。

宓鳳娘還特意幫女兒用明礬漂洗一遍,防止褪色。

葉璃跟著巫醫學畫符學得不錯,這招牌畫下來栩栩如生,讓人口中饞蟲大生。

即使家人處處幫自己省錢,全套擺攤用品準備下來也足足花了五百文。

還好當初娘給葉盞留了一貫錢的私房錢,不然葉盞還真支付不起。

葉大富想要拿家裡的錢給女兒花,卻被宓鳳娘攔住:「兄弟姐妹幾個,誰也不偏幫。」

葉盞覺得娘親這法子好,不然家裡就那點錢,給誰呢?

倒是葉璃和玉姐兒翻出私房錢給葉盞:「處處要花錢,你先拿去使。」<="<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