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她一看書就犯困,但也該努力看書,否則到時候怎麼做好官媒?
玉姐兒在攤上淘換了一塊南詔國出產的黑白條紋大理石桌屏,打算送給愛好奇石的閔穆;葉璃買了各色面具,力圖做到傳說里記載的頭戴朱雀足履玄武,左挾青龍右挾白虎,葉盞在賣五代史的商人那裡買了幾本書②打算送給大哥。
說起大哥就奇怪,晝夜裡待在書房不出來,過年也不例外,姐妹幾個去偷看,卻發現大哥真的是在捧著書看,並沒有任何異常。
葉盞搖搖頭,索性不去想。
過了幾天陸續有小娘子們從鄉下回來了,各個面露喜色,她們可算是回來了。
家裡疼愛的自然是過了個好年,爹不疼娘不愛的第一次在自家感受到了「座上賓」的感覺,隨著她們帶來的銀錢肉糧,家裡人待她們格外客氣尊崇。
就算跟家裡兄妹發生糾紛,往日裡肯定要挨打的,此時大人卻會呵斥那些兄妹「不懂事!」;家裡早起唯一的雞蛋原本是弟弟的,如今也跑到了女孩子碗裡。
小娘子們先是飄飄然,可待了幾天就看明白了:這些短暫的示好不過是為了讓她們掏出更多銀錢。在她們不願意將銀錢交出來父母自然也變了臉,雞蛋不翼而飛,呵斥白眼不斷,更有甚者對女兒拳腳相向。
在故鄉的寒冬里,小娘子們想起了汴京城,想起了總是和氣待人的老闆娘,想起那座燈火通明熱鬧非凡的酒樓,原本那裡是他鄉,此刻卻變成了真正的故鄉。
因此不少小娘子只在家裡待了三五日就撒謊「酒樓要開門哩」,趕緊坐了牛車回城。
回到城裡後頓時各個如釋重負,拉著葉盞問「如今才能自立女戶?」,她們想好了,以後也像沈娥、蓬蕊那樣自己過自己日子,別提多自在了。
葉盞幫小娘子們一一解答困惑,便帶著她們專心準備十五開門時做元宵宴。
如今大宋早有湯圓,不過喚作「十色沙團」、「浮元子」、「乳糖圓子」,都是糯米粉裹上糖餡兒,外頭的糯米粉還用了蔬果汁染成了紅色、黃色、黑色等多種顏色,有人能做十種顏色呢。
還有糖錘,類似後世的油炸面果。
葉盞便按照本地習俗都做了些,又將各色菜餚做了一桌元宵宴,壓軸大菜就選用了大燉菜,類似廣式盆菜和山東酥鍋。
宓鳳娘先瞧見這玩意兒:「這怎得燉了一鍋?」等掀起旁的灶頭,再次驚訝一番:「怎得燉了許多鍋?」
「娘,這是每桌都有的盆菜,小火慢燉,滋味最好。」
「也好。」宓鳳娘如今跟著女兒們眼光也漸長,「冬月太冷,盆菜暖和,看著正好。」
葉盞尋了把鐵勺帶著徒弟們做蛋餃,鐵勺放在火上微微烤熱,再將雞蛋液在鐵勺上搖一圈,看著要凝固的時候筷子小心夾一點肉餡放上去,再用筷子夾起另一邊蛋皮包起來。
鐵勺冒出「滋滋」聲響,蛋皮散發出好聞的氣息,慢慢凝固,葉盞用筷子夾下來,幾個小娘子驚呼:「居然真的成餃子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