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喵?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0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一次都沒有過。

在社會輿論中,針對憫憫也有一些偏負面的說法。

除了「如果沒有那熊貓, 這些災禍本來其實不會發生」的顛倒因果外,還有一些稍微有邏輯一點、只是比較陰謀論的。

比如:

從來就沒有熊貓說人話,全部都是人工配音。

那些「預言」其實是通過大數據分析出來的。

以熊貓的身份說出,是為了將這事娛樂化,給更深入、更廣泛的大數據收集與使用做鋪墊。

又比如:

憫憫這隻熊貓是假的。那是披著毛絨套的機器熊貓。

——毛絨套會定期更換尺寸,以符合熊貓的成長速度。反正熊貓基地對正常熊貓的尺寸更新再熟悉不過了。

這一點,憫憫從小與其他熊貓的格格不入就是證據。

所謂的「預言」確實是這個機器說的,但僅是人工事先輸入的程序。

這個機器熊貓預言家被打造出來,是為了迷惑外國間諜,讓他們以為我們國家真會依靠一隻熊貓來制定國家大事。

再比如還有擔憂型的:

我國真的沒有過分依賴熊貓預言嗎?

熊貓的壽命可並不很長,預言這種不科學的技能也隨時有可能消失。

如果國家過分依賴一隻熊貓,那麼當憫憫死了或突然啞了,整個國家豈不是會發生巨震?

幸好,在官方的引導下,主流輿論對待憫憫的態度還是重視中帶著不少娛樂。

大眾普遍相信,官方能在最大化利用憫憫預言的同時,也研發出科技向的準確、穩定、更大範圍的「預言」技術。

大眾:

「至少在天氣預報這一塊,憫憫就沒有很大優勢。」

「報一報小雨憫憫可能比APP強,但對稱得上災難的暴雨狂風,還是氣象台更靠譜。」

「播報時間的提前量、暴雨的準確影響範圍,憫憫都不如科技。」

「當然地震預報肯定是憫憫更強。強太多了。」

「地震局千辛萬苦弄出來的地震預警只能按秒搶時間,而憫憫基本都是提前幾天預言,最差也會提前幾小時。」

「還有車禍、墜機、高空墜物這些預兆很少的,也是憫憫更強。」

官方試圖在不傷害憫憫的前提下研究出憫憫的預言原理。

憫憫很配合,但研究沒啥成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