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喵?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0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相關研究人員:

「憫憫的腦部應該有一個接收災禍相關頻率信息的特殊區域。」

「一旦出現災禍徵兆了,憫憫就能接收到,並將其中部分翻譯為人語。」

「過程中,最難的步驟應該是翻譯而不是接收。」

「就是說,憫憫感知到的災禍信息遠遠比它說出來的多,所以它的心理壓力應該非常大。」

「長期接收負面信息,輸出通道卻非常狹小,所以憫憫心理壓力不斷增大是很必然的事情。」

「在這種壓力下,憫憫的壽命恐怕不會太長。」

「我們還猜測,如果我們能獲知憫憫接收到的所有災禍信息,並將所有災禍都消滅在其發生之前,憫憫應該會放鬆下來,不再憂鬱望天。」

提出的「玩具計劃」不僅是為了給憫憫找一個伴,還因為研究人員認為,如果出現一個願意長期與憫憫近距離接觸、又被憫憫主動親近的生物,那個生物也許可以共享憫憫的災禍信息接收能力。

證據是,長期照顧憫憫的飼養員有一段時間形成過一種直覺:

每天一早起床就能預感到自己今天會不會遇到倒霉事。且預感越強烈,倒霉事就越嚴重。

遺憾的是,她不能預感到倒霉事的具體內容。

所以當預感強烈時,她只能一直戰戰兢兢地等待倒霉發生,根本找不到防備方向。

如果她按照平常的方式生活,她的倒霉就會爆發在天天做慣了的事情之中。

如果她故意迴避平常、去做她從未做過的事情,那麼帶給她倒霉的就會是那些陌生。

憫憫的具體預言是可以改變、可以使之不發生的,但那位飼養員的預感除了提前讓自己疑神疑鬼外,看不出任何作用。

研究人員對那飼養員說:

「我們猜,這可能是因為憫憫沒有對你敞開心扉過。」

「憫憫對待你的態度與它對待其他熊貓的差不多,所以它的接收能力沒有真正分享給你,而只是讓你沾染了邊角的壓力氣息。」

「可能其他熊貓也被憫憫如此感染過。」

「且其他熊貓都知道自己新增的、無用的預感來源於憫憫,於是其他熊貓都避開憫憫,儘量避免加重自身症狀。」

照顧憫憫的飼養員因此改為了數人輪換制。

接觸憫憫的時間少了後,最初那位飼養員的預感能力便減弱了,剩餘的一點只要專注做事便能忽略過去。

研究人員:「找的玩具最好是讓憫憫覺得『這玩具死掉或者瘋了都無所謂』。這樣憫憫才能無顧忌地靠近玩具、與玩具長期相處。所以,最好選擇在熊貓食譜上的那些動物。」

常用實驗動物小白鼠立刻被推入了備選項。

研究人員倒是更想使用絕不會引起多數人心疼的蟲子等生物,這樣即使以後被大眾知曉了實驗的詳細內容,也可以少些輿論爭執。

可惜,一來這事需要觀察玩具的情緒變化,這個觀察項目放在蟲子身上實現難度很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