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瑞媳婦喝了口茶,閒適道,「嗐,只要有錢,就是京城最好的博雅書院咱孩子都去得!」
博雅書院?
蘇老太印象中倒沒這個書院,給王寶瑞媳婦剝了兩顆板栗遞過去,「嫂子這麼說必然有道理,就是我老婆子剛來這地界兒,讀書又少,還不知這書院好在哪裡?」
王寶瑞媳婦吃著板栗道,「一般人家讀書,都去縣學或私人書院。前者老嫂子肯定也了解,是官府辦的,學費要便宜些,後者學費比縣學貴十倍不止,但書院環境,藏書數量,教書先生的能力要比縣學強出百倍。
就拿博雅書院來說吧,雖然是私人辦的,但院長是本朝名家大儒董文昭,聽說還是什麼翰林學士,每年衝著他名氣報名博雅書院的人絡繹不絕,但最終錄取的無一不是家世優越,頭腦聰明的天才神童,偶爾也會招收一些咱們這樣人家出身的寒門子弟,但那也得是同門中的佼佼者才行。
上一次科舉,全京城共五十人考上了秀才,光博雅書院出來的就占了三十個,現在人們都說,進博雅書院讀書,等於提前半隻腳踏上了官途!」
說到這,王寶瑞媳婦忍不住咂咂嘴,「老嫂子要是想送孩子去縣學,倒還容易些,找咱們村的老秀才寫封推薦信就行,要是去博雅書院的話,怕是得找城裡的舉人老爺寫推薦信才行。」
蘇老太聞言,心中有了數。
找老秀才寫推薦信,進縣學容易,找舉人老爺寫推薦信,卻沒說能不能進博雅書院,那就是他們得到舉人老爺的推薦信也未必能進去。
蘇老太謝過王嫂子,又和王嫂子聊了會兒,送了她出門。
晚上,張曉蘭把王嫂子送來的蘿蔔和大骨頭燉了個湯,下了一鍋手擀麵,一家人忙活吃完後,蘇老太將白天和王嫂子聊的話告訴他們。
蘇老二,蘇老三聽完,主動請纓,「娘,這祠會就讓我們加入吧,老四、老五力氣大,身手好,他們留在家裡盯著,我們更放心。」
蘇老太看向吳春荷、張曉蘭,「老二媳婦,老三媳婦,你們兩個呢?」
張曉蘭倒是沒什麼異議,吳春荷舉手,「娘,我能不能也進祠會?」
蘇老四反對,「娘,咱家就三哥三嫂做飯最好吃,家裡的飯一直都是他們做,三哥去了祠會,那他的缺兒誰來頂?還是我和二哥去吧,三哥和老五留下。」<="<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