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金手指把我上交給了國家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3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當然,還有一個最大的影響因素是,這些超能力的表現完全沒達到普通人對它們的預期。

殺傷力幾乎為零,別說殺人了,連殺雞都做不到,手裡拿把菜刀能起到的效果都比「超能力」強。

更別說部分超能力在現實中的定位堪稱雞肋。

比如說超能力為「消化」的玩家,這個特殊天賦在全息遊戲中的表現相當亮眼,一度讓該玩家聲名鵲起。

所以專家小組對他的期待值相當高,但等該玩家進入超能力者選拔後,大家才發現,在遊戲裡牛逼轟轟的天賦,在現實里變成了「能吃但不能吃太多」的情況。

在更換多種測試方式,依舊沒挖掘出該能力的潛力後,該玩家只能無奈落選。

這不是特例,在那之後,這種狀況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讓專家小組對遊戲和現實的不同之處有了充分了解。

就如同諾亞一開始說的那樣,全息遊戲對人類玩家造成的影響十分有限,它或許打開了一扇門,但能從這扇門後挖掘出多少寶藏,取決於其他因素。

比如說個人的努力、玩家跟這扇門的契合度等等。

魔法體系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因為遊戲的影響,現實中所有人都能學魔法,但能學到什麼地步,跟玩家在遊戲裡學到了什麼魔法技能無關,它只看對方在現實中的努力和對魔法框架的了解。

超能力跟魔法體系有微妙的不同,畢竟超能力來自外星文明,理論上被定義為「身體機能出現輕微進化傾向」,所以遊戲對它的影響比魔法更深,兩者之間的關聯更為緊密,但也僅限於此。

即使是輕微進化,也有進化的好跟不好、契合度高不高的區別。

在最初,還沒人知道能從特殊種族那裡獲得特殊天賦和特殊狀態時,大部分玩家都很隨緣——有大腿抱就不錯了,還挑什麼啊?

這類玩家的典型代表就是郝雲跟謝聲,他們都是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獲得了某些特殊種族的青睞,進而擁有了特殊天賦和特殊狀態。

而在特殊玩家能給予特殊天賦的消息傳開之後,一堆玩家開始以刷隱藏任務的方式挨個碰運氣,在某個特殊種族那碰壁了就換一個,通過孜孜不倦的努力,嘗試各種方式,獲得了特殊天賦。

這類玩家的超能力大部分都屬於雞肋,在現實中的表現跟遊戲裡相差極大。

於是,等超能力的風聲若有若無的傳出之後,玩家們互相一交流,匯總出了問題所在——特殊天賦跟玩家之間存在某種隱藏數值的判斷,硬刷好感、死皮賴臉獲得的特殊天賦在遊戲裡可能很牛逼,但在現實里就歇菜了。

於是,各類相關建議自然就出現了,最後匯總成了《特殊NPC好感清單以及特殊天賦建議》,一個覆蓋面極廣且極為有用的攻略。

即使如此,超能力初期的弱小仍然是客觀現實。

但即使現實里的反響再不激烈,遊戲裡因此掀起的熱鬧也沒法避免——就算是雞肋,有也比沒有強。

懷揣著這個念頭,趁著全球公測還沒開始,國外玩家還沒大規模湧入遊戲,無數因為各種原因而沒獲得特殊天賦/特殊狀態的玩家熱情的刷起了特殊NPC的「隱藏任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